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

发布日期:2021-01-28 21:02:42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

以下是网友发布的《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所属计划总结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各位尊敬的领导:

按照国家卫健委《关于临夏州卫生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调查的通知》,现就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实施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第一,基本情况。

全省共有县、乡两级医疗机构102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个,民营医院2个(康乐、康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乐建安医院),乡村诊所81个,乡镇卫生院15个,门诊部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现有村卫生室15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在岗乡村医生242人,其中152个村卫生室全部具备执业资格。有458名核定人员,1409名床位,总专业技术人员1839名。现有卫生技术人员522人,其中中医学专业人员98人,大学本科37人,专科72人,中专3人;副主任医师6人,中医学专业人员31人,专科23人,其它38人;执业医师48人,助理医师7人,专科41人;中医学专业人员19.29%。

全年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7.2万亩,产值2.1亿元人民币,主要品种有当归、党参、柴胡、羌活、黄芪等。特别是膜侧当归,无论种植规模、品质如何,其种植面积均占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的80%,平均亩产值在2500元左右,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中医药发展环境;

坚持政府主导,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县人民政府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配备专职人员,依法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的管理,加强对中医药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和省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康乐医药卫生资源优势,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康乐县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康乐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2016—2030年),做到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使全县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产业、文化等各项工作协调推进,中医药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常态化,逐步形成“爱医、知医、用医、育医”的良好外部环境氛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甘肃省中医药条例》等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甘肃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措施,重点落实提高中医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中医药服务收费标准等政策。当前,全县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县中医医院每千人床位数不少于1张。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疾病攻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基本建立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聚集了一批学术领先、技术高超、医德高尚的中医药人才,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中有中医类别(助理)医师0.82名以上。加强中医健康服务重点工程建设,中医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形成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监管体制和政策体系,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中医药投入支持力度。

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规划配置中医医疗机构,重点支持县中医医院的建设,使其成为全县的中医医疗和康复理疗中心。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人员及中医业务用房和设备配置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对此进行了研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城市中医药资源向基层流动,促进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新格局,通过合理配置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县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固定、有序、密切的多点执业等双向互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中医药服务。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对中医药事业投资政策,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充分体现其劳务价值。要逐步扩大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范围的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坚持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政策。探索制定鼓励发展中药制剂的政策。将中医药发展需求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扩大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等用地供给。

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用于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和县级中医机构引进急需人才。与此同时,各乡(镇)要重点支持本地区的基层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和甘肃省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和(或)先进(示范)乡镇创建。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综合医院的中医药收入上缴地方财政,全部用于发展中医药事业。公营中医(中西医)医院及综合医院中医科病床补助标准增加至综合医院病床补助标准的1.5倍。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的合理确定和提高,体现了医疗服务的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的价值。各层次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工资由同级财政全额支付。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中医药扶持政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和居民在各级中医院住院和门诊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起付标准比同级综合性医院降低一档,报销比例提高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提高20%,起付线降低30%;门诊中医诊疗病人在总额控制的基础上实行全额报销,村卫生室使用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费用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报销范围。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三、坚持依法管理,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中医药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卫生部门牵头、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务院令第374号)和《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制定《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中医条例》,严格执法监督。严格执行中医药诊疗标准与技术规范,依法加强对中医药机构和人员的准入与监管,查处虚假违法中医医疗广告   条。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申报、利用和保护。加大中药监督抽验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中药质量安全。

全县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类别医师2人,占医务人员的16.67 %,均能应用中药饮片等12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机构有 15所,占乡镇卫生院的93.75%,中医类别医师63人,占本类机构医务人员总数的26.58%;建设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馆”“中医养生堂”等建设率达62.5%,应用中药饮片等15种以上中医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机构达标率75%;全县共有202个村级卫生服务人员,其中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48个,占全县村级人员数的23.76%。

建立了以县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以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社会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对“十二五”期间未立项建设的  所县级中医医院全部立项建设,争取   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列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目前,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县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各西医临床科室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县妇幼保健机站置中医儿科和中医妇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70%的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8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室和康复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

四、扩大服务范围,提升中医药整体水平。

我们全面加强了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预防、康复及健康干预、优生优育、运动保健、托老保健等领域的作用。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在县中医院及县医院、妇保站设立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开展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规范的中医治未病服务。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强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开展中西医协作,丰富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探索中医药与健康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出台了政策文件,开展州级名中医评选,推出一批名老中医;积极创建省、州、县级重点中医专科,每年建设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州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县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全县中医事业发展;积极参与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中医药参与治疗率,将中医特色转化为其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五、推广适宜技术,做实中医药继承创新。

组织完成了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的三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共有 984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县级42 人次、乡级45人次、村级898人次)。我县抽调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中医专业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为师资,以《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强行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资料》、《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及健康工具包的使用为主要内容,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通俗易懂、灵活多样、实用性强,受到广大参训人员欢迎。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本院卫生技术人员及辖区内村医的适宜技术培训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乡、村两级人员培训14837人次,其中乡级1403人,村级13434人。同时,选派42名医务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培训。经过各级培训,每名医护人员基本上掌握了至少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6项食疗保健技术。

我们积极推动中医药“三进”(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5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药特色医疗卫生单位;接近1/3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相关专业医师;大力开展适宜技术培训,使每名医护人员至少掌握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6项食疗保健技术;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依托国家和省上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适宜技术建设项目,每年建设  个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中医诊疗设备相对充足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便于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

在15个乡镇152个村、1个社区共制作健康文化墙累计达1500平方米,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中向村民发放中医“春、夏、秋、冬”保健手册、蔬菜食疗保健宣传画等各种宣传品1万份;共发放“健康保健工具包”24000份,对村民进行推拿、按摩、火罐、刮痧等简易的中医适宜技术、食疗方法、健康素养、预防保健、生活行为等知识培训。通过各种宣传及培训,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的。

继续开展县、乡镇、村三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和西医学习中医活动,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组织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加强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城乡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继续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每年至少培养西学中人员5名;全面启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目前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依托省内外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组织有针对性的短期轮训、远程教育。开展中医类别社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织公立医疗机构所有医护人员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做好乡镇、村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  期,培训  人次;培养中医药实用型人才20名。

六、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相关产业融合。

我们依托中医药研究所和中医药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结合临床、研究重点突出、中医特色鲜明的中医药科研与创新体系,积极搭建研发平台,研究开发院内制剂;鼓励支持医疗机构调剂使用院内制剂。     

立足我县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积极推进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县城农贸市场(柴胡及党参苗交易)为中心,以当归产区乡(镇)农贸集市(种苗销售及野生药材购销)为辐射的市场雏形。县内常年从事中药材种植及其产品贩运的营销户已达到300多户,他们活跃于当地农贸市场与药农之间,年交易中药材2655吨。县内中药材贩运加工户普遍资金量小,购销能力有限,且加工仅限于产地粗加工,如当归分级削头干制,党参穿串、揉搓干制,黄芪揉搓干制分级等。全县已有35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限于资金、技术等问题,带动能力不强。全县已初步形成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为骨干、乡镇农技站为主体、科技示范户及种药大户为基础的中药材栽培技术服务体系,农技人员着力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及配方施肥、病虫防治、栽培技术方面的示范推广。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66家,从事中药材产、供、销的有125家,青年农场主从事中药材种植的 家。经过多次培训和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促使8家合作社和1户家庭农场注册了中药材商标。省州级示范社中从事中药材种植的有31家,占比为50%左右。

七、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由于我县中医药事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有专长又有影响力的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在基层尤为突出,导致多数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工作有些力不从心。二是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必要的中医服务设备器材。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大中医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师带徒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才;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配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设备器材;三是大力引进中医药各类人才,力争使我县的中医工作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更好的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0-12-26,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各位尊敬的领导:按照国家卫健委《关于临夏州卫生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调查的通知》,现就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实施情况,作一简要汇报:第一,基本情况。全省共

《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实施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汇报材料。你们的领导人:按照国家卫健委《关于临夏州卫生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调查的通知》要求,现就康乐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调查

《关于呈报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总结的报告》:根据中央纪律委员会《关于贯彻实习大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中纪事务所〔2018〕8号)、自治区纪律委员会《关于深入整备形式主义、官

  •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_1611838962.

  • 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执行情况汇报材料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