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吴仁宝简历,吴仁宝语录

发布日期:2021-01-24 13:50:35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吴仁宝简历,吴仁宝语录

吴仁宝简历

 

吴仁宝(1928.11.17~2013.03.18),男,汉族,1928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今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当代中国农村干部的杰出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

历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党委、村委、企业集团总办公室主任等职。中国共产党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称号。2013年3月18日18时58分,吴仁宝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华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岁。

 

历任职务

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

1954.02~1957.11 江阴县华士瓠岱乡人民政府财粮委员

1957.11~1961.10 江阴县华士乡23社支部书记、华士公社十七大队党支部书记

1961.11~1974.02 江阴县华士公社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4.02~1975.04 江阴县委副书记、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5.04~1981.05 江阴县委书记、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81.05~1987.04 江阴市人大副主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87.04~2003.07 华西村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华西农工商实业总公司、江苏华西实业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江苏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

2003.07~2013.03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3创业经历

1957年江阴县撤区并乡后,现华西村地域由原属瓠岱乡改属华墅乡,取名华墅乡第23高级社,吴仁宝任华士乡第23高级社党支部书记。1958年8月23社与附近的泰清、马桥、立新三个高级社合并,称跃进社,吴仁宝改任跃进社党支部书记。

1961年10月15日华墅人民公社17大队,分为华西(因在华墅人民公社最西边,故名)、前进、向阳、立新4个大队。吴仁宝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6年10月1日华西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接待35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宾,计841人。

1980年冬江阴县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华西村实事求是地提出一个调整产业结构方案:全村600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使华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跨出了大步。

1983年华西大队恢复为华西村,吴仁宝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1984年12月17日华西村党支部改选为华西村党总支,吴仁宝当选为党总支书记。

1989年7月1日华西村建立党委,吴仁宝担任村党委书记。

1995年7月28日中共华西村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1995年8月-11月分别在宁夏、黑龙江建立两个省外华西村,开垦荒地上千亩,兴办企业几十家,帮扶受益村民数万人。

1998年2月3日中共华西村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吴仁宝当选为党委书记。

1999年8月10日华西村股分公司发行的35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为每股21.6元,比发行价增160.48%。华西的资本经营进入新阶段,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

2001年6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华明、泾浜、三余巷、前进4个周边村纳入华西,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增加到6.53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两千多人增加到7400多人。

2002年2月12日(正月初一)华西村开始实行村外人士投资10万元(此时,华西村人均固定资产127万元)“买”一个华西村户口活动。

2002年3月——2003年1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西巷、北缪家、瓠岱、朱蒋巷村、陈塘村、水池巷等6个村纳入华西,面积达到15.6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700多人。

2002年11月吴协恩任华西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3年3月4日华西集团公司召开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2003年7月3日-5日中共华西村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吴协恩当选为党委书记。

2003年9月1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4亿元5年期可转债券。

2004年1月2日华西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03年底,全村销售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5亿元。

2004年3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砂山、江南、彭蒿、龚巷4个周边村纳入华西,面积达到23.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400多人。

2004年9月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方式,将蔡河村、陆北村纳入华西,大华西面积达到了30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9300多户。

2005年1月8日华西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到2004年底,全村销售收入达到260.3亿元。

2005年底预计华西村2005年全村销售收入将突破300亿元。

 

 

 

吴仁宝语录

信 仰

  一个人要有信仰。我就信仰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一直没有动摇信仰,如果说我动摇了,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华西。我最满意、最看重的是先进共产党员的这个奖励。不管到哪个地方,你要有信仰,要让当地老百姓富起来,只有这样子,你就能够成功,就能够发展,老百姓就拥护。

  通 透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想通。如果一个人活在世上,有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而另一个人只有几百块、几千块、几万块,但到了马列主义那里报到,都是一样。

  水平低

  大家都觉得我吴仁宝了不起,但我自己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吴仁宝我还有缺点。现在,社会进步了,你们都会讲外语了,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讲,还要请翻译,你看我水平低不低啊?

  动 力

  发展经济在前面,人民生活质量在前面,你就能够不落后,只能向前,你认定了一个目标,就不能够松懈,不能怕这怕那。你是为老百姓做的,为国家做的,凡是不损害国家利益的,不损害左邻右舍的,不损失老百姓的,你就要大胆地去做。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我们华西党员干部将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艰苦创业、真抓实干、造福于民的实际行动,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大家”与“小家”

  没有大家,何来小家,没有国家政策在背后积极地扶持,何来华西今日的幸福。既建好“小家”,又奉献“大家”。凡是能勤劳守法的人,都能建好“小家”;凡是能建好“大家”的人,也都能建好“小家”。如果连“小家”都建不好,“大家”也无从谈起。

  “三不倒”

  我们做干部,要“三不倒”。再大的困难难不倒,再多的表扬夸不倒,再强的威吓吓不倒。那如何才能会不倒呢?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从全票当选到缺票落选,我都经历过,但都没有挫伤我的积极性。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过去人们常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对的,但还不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古往今来,很多人往往是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而我们不同,提倡的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既能共患难,又能同富贵;既能见困难就上,又能见荣誉就让。当今社会,有少数单位为什么搞不好?为什么人心涣散?为什么难以改变面貌,难以发展呢?这些地方是“有福官享,有难民当”。实践证明,凡是一个单位“有福官享,有难民当”的,就难以有向心力、凝聚力,就难以发展。凡是一个单位,能够做到“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组织就有战斗力,干部就有权威,经济就能发展,老百姓就能得到真正实惠。说到底,就是党员干部要淡泊名利,要有奉献精神,真正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实上,只要我们做到“有福民先享”的,老百姓也不会让我们做干部的穷到哪里去;只要我们“有难官先当”的,当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老百姓也一定会支持我们,共同挑起担子,共同克服困难。

  双 富

  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富了才是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也就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二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

  “吃透两头”“两头一致”

  华西实事求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既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又吃透本地工作实际;既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又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国家方针政策怎样调整,华西都能够启动自己的“响应机制”,一次次避开风险,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超前发展、科学发展。

  用人少疑,疑人要用

  原来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们不这样,我们原来经常这样讲,“用人少疑,疑人要用”,也要用疑人。你不能看这个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处,你还要知道,他是怎么造成的,你不能一下子就不用。所以我现在想,人要相互之间理解。只有理解了,社会才能和谐。

  • 吴仁宝简历,吴仁宝语录_1611467435.

  • 吴仁宝简历,吴仁宝语录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