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1-03-21 22:53:48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所属讲话稿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第1篇

同志们:

为进一步巩固机关效能年活动成果,努力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和服务环境、宽松透明的市场和企业经营环境、优越的创新创业成长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和社会环境,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在全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在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召开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之后,市局按照各级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全系统开展这一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和任务分工、方法步骤及活动要求。在元月28日召开的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对全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把这一活动抓紧抓实,形成热潮,今天,我们在这里再次专题召开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动员大会,全面推进创业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

去年,全市工商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效率为重点,以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以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为基本要求,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全系统效能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监管行为明显规范,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履职能力明显提升,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瓷都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优化流程,自我加压,全系统行政许可事项精简比例达40%,行政投资项目精简比例为42.9%,各项行政事项审批时间在原有已缩短的基础上再次压缩,实现了至少压缩“三个30%”的工作目标。二是认真组织了各项服务经济发展活动。市局制定了服务经济发展27条措施,参与了省局开展的“万名干部服务下乡镇”和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宣讲等活动。这些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广大服务对象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认可。三是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依照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九项重点工作、解决八个方面问题的要求,全系统在登记注册、市场监管、消费维权、行政执法和收费行为方面,着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提升了工商行政管理水平。四是进一步实现了政务公开和“窗口”建设管理创新。通过设立红盾网站专栏、电子触摸屏和提供办事指南等方式,以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方便了群众办事,提升了服务水平。五是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责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以推行基层工作模式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了“内强素质提效能”大培训活动,有效拓宽了干部队伍的知识面,优化了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个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全市机关效能年活动考评中,我局荣获“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充分说明我局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下面,我就如何开展好今年创业服务年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一)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三保一弘扬”为主线,全力以赴抢机遇,顽强拼搏渡难关,不辞劳苦抓项目,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持续较快发展,呈现出回升向好、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但也应该看到,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不确定、不可预料的因素仍然很多,我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就是要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奋发进取,乘势而上,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是推进建设服务型工商机关的客观要求。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法律赋予工商机关的价值托付和职业使命。做到监管与服务的相统一,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是建设服务型工商机关的基本要求。监管胜商行政管理之“基”,服务胜商行政管理之“本”,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职能,规范和正确行使权力,提高行政效能,做到监管与服务相统一。工商机关只有将服务与具体的监管职责结合起来,在监管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监管,才能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承诺服务向需求服务转变,从共性服务向个性服务转变,才能提高工商机关的威信,亲密工商机关与群众的距离,使建设服务型工商机关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是深化工商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要求行政机关在创新创业措施、培育创业主体、优化创业环境上要有更好的作为,从服务创业的要求看,也是进一步检验机关效能建设水平的重要活动。去年开展的机关效能年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应看到,全市工商系统机关效能建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水平不够高,工作作风不够实,工作效能不够好,进取之心不够足等问题。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营造优质、高效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努力创建最优发展环境。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

为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方案要求,拓宽服务空间,全面落实省局搭建“四个服务平台”、实施“两项服务工程”和开展“五项服务活动”等重点内容,力求在此基础上创新自己的自选动作,扎实开展好创业服务年活动。

(一)搭建好四个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投资经营提供信息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是最宝贵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定登记注册机关,掌握着市场主体从新生、成长到发展乃至消亡的全过程信息。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管理数据资源,认真搭建四个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创业者提供有效服务。

一是搭建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利用工商机关对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基础信息,进行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综合分析,建立各类市场主体登架理信息的收集和披露制度,定期在工商网站披露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业分布、投资规模、重(热)点行业等综合情况,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信息服务。

二是搭建企业信息公开查询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基本信息查询平台,方便企业、公众直接在网上查询全市各级工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有关基本信息,为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市场,防范投资及交易风险,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提供信息服务。

三是搭建企业登记网上办理服务平台。依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网站,开展企业登记注册的网上查询、网上名称预先核准、网上年检等工作,为市场主体办事提供便利、快捷、高效的服务。

四是开通12315短信服务平台。在已建立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的基础上,开通12315短信服务平台,根据工商市场监管信息和消费投诉热点,不定期向社会发布市场风险提示,为防范经营风险、保障消费安全、提振社会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提供服务。

(二)实施两项服务工程,促进我市个私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去年,由于工商部门停征了“两费”,对新开业的个体工商户实行登记“零收费”,进一步优化了个私经济的发展环境,加之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市个私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去年底,实有私营企业3731户,同比增长12.85%;实有个体工商户38299户,同比增长7.69%;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9户,同比增长160.71%。但也应看到,去年我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虽然有很高的增幅,但总量少、规模小的格局并未改变。为服务我市个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在今年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中,实施好两项服务工程。

一是实施个私经济“扩量提质”发展助推工程。个私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继续以增加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为重点,为个私经济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要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一律向个私经济开放。要继续执行好促进个私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在法定范围内做到能宽则宽、能放则放、能减则减、能快则快、能优则优,大力拓宽个私经济提升竞争力的环境和空间。要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严格兑现服务承诺,优化窗口服务,积极在政策、法律法规咨询和登记注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服务。要执行好今年继续实施免收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费和营业执照副本工本费的相关规定。要严格落实好“五个严禁”,不得以任何形式利用工商行政管理权力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

二是实施“一社一标(商标)”品牌创建工程。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引导农户、涉农企业在更高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把帮助培育农产品商标作为搞好创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要有更实的措施、更大的作为。要按照每个工商分局联系指导一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一件商标或培育一件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要求,大力支持和服务我市名、优、特、新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我市农产品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商标知识和商标注册的作用,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商标注册重要性的认识。要做好农产品品牌创建的调查摸底工作,梳理出一批重点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定向联系,对提出商标注册申请或申请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机关要从初期开始介入,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帮助指导,使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做大产业规模、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实现新的跨越。

(三)开展五项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创业者只有在良好环境里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没有好的环境,创业就失去根基,发展就失去动力。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开展好“五项服务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创业典型”巡回宣讲活动。组织帆有制经济“创业典型”巡回宣讲报告团,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用典型的事迹鼓舞人,用典型的精神激励人,用典型的经验启迪人,让广大创业者学有所获,做有榜样,进一步激发和提升社会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促进我市帆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是继续开展“经纪活农”联系帮扶活动。农村经纪人是活跃农村经济,推动农民走向市场的重要力量,对带动创业、促进就业、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把发展壮大我市农村经纪人队伍作为创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简化农村经纪人注册登记手续,指导农村经纪人使用并免费提供合同示范文本,帮助解决农产品在市场流通中发生的合同纠纷。要加大对农村经纪人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队伍素质。大力支持和帮助农村经纪人通过商标注册、绿色产品认证、专利申请等方式,创建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要建立农村经纪人帮扶联系点,注重发挥典型大户的示范作用,做大做强我市农村经纪人队伍。

三是扎实开展“送法上门”宣传服务活动。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促进创业的基本保障。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送法上门”宣传服务活动,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指导,向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重点宣传《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等法律法规,把方便送到群众门口,把关怀送到群众身上,把法律送到群众心中,为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持和谐安定社会局面,营造有利于创业发展的市场法制氛围。

四是全面开展“行政指导”和谐监管活动。行政指导是充分运用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等便捷、灵活、多样的非强制性手段,对市场主体进行一种新的行政管理方式,胜商行政管理机关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发展新要求,按照民主行政、服务行政的现代行政理念,构建和谐执法环境,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的有效措施。实行行政指导监管方式与依法处罚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实行行政指导,使违法相对人能感受到监管机关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和尊重,主动减少或消除违法违规的行为,做到守法经营,健康发展;对严重违法行为,严格依法处罚,使违法相对人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在生产经营中必须做到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共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说到底,实行行政指导和严格依法处罚,都是达到市场监管同一目的,让执法更为规范,让执法更加“阳光”,为我市创业主体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监管环境。

五是认真开展“效能建设回头看”活动。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是继去年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深入,也是对机关效能建设的检验。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一方面,要按照努力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务实型、廉洁型机关的要求,对去年开展效能年建设活动查找出的问题进行检查。检查是否落实了压缩“三个30%”的工作目标,做到了行政许可审批规范、审批效率提高;检查是否实施了政务流程再造,做到了为创业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检查是否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做到了执法目的正当、执法范围清晰、执法权限合法、执法依据准确、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责任落实;检查是否纠正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权力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等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做到了严格纪律、令行禁止;检查是否加强了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做到了党风正、政风清、行风优。另一方面,要按照市效能办印发的《全市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实施方案》的要求,着力做好深化两项效能监测(“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和发展环境监测)、重点开展三个方面专项效能监察(监察服务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服务中小企业和帆有制经济培育发展等全民创业情况,服务企业“二次创业”、升级改造情况),严厉整治四类影响创业环境的突出问题(整治涉及“六乱”问题,非法垄断问题,干扰、损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问题,服务水平较差、服务效率低下问题)等有关工作。开展“效能建设回头看”活动,要把解决存在的问题与落实责任结合起来,注重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形成抓好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精心组织,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涉及面广,目标要求高。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按照市局制定的实施方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督查,真正把各项要求全面落到实处,坚决防止图形式、走过场.

(一)深化教育,切实提高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思想认识。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的高低。要开展好今年创业服务年活动,全市广大工商干部除需具有精深的工商管理专业技能与经验外,还应具备服务的品格和职业操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责为民尽,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我盲作得失成败的标准。要把提高思想认识贯穿于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全过程,深刻理解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重大意义,紧紧把握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目标、重点和要求,着眼于在服务大局上下功夫,着眼于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着眼于在促进赶超进位上下功夫。市局对今年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所确定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了工商管理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全系统机关干部要清醒地把握大局、把握大势,始终把深怀瓷都崛起之心,善谋创业服务之举,恪守市场监管之责作为工作活动的准则,形成人人能关心和参与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自觉意识,打牢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思想基础。

(二)加大宣传,努力营造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浓厚氛围。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是开放度很高的工作。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利用和各类市场主体接触多、联系紧密的特点,加强政策宣传,重点宣传省、市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和活力。要认真组织好全市帆有制经济“创业典型”巡回宣讲活动,各地也要善于利用不同形式,注重宣传本地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对工商部门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各种举措,要采取上门宣讲、开辟专栏及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使各类市场主体能感知到工商部门在为创业服务营造崇尚创新的创业环境,进一步提升工商部门在社会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公信力。

(三)精心部署,认真谋划和落实为创业服务的各项活动。把工商行政管理置于服务创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是开展好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前提。为使今年创业服务年活动能抓实并取得成效,省局已下发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搭建“四个服务平台”、实施“二项服务工程”、开展“五项服务活动”的工作要求,并对这十一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这些是全系统上下必须做好的“规定活动”。我们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定责任主体,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统筹工作安排,真正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在做好“规定活动”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工商机关应结合本地实际做好“自选活动”,注意掌握了解本地创业主体的新要求、新期待,研究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求,必有所为;民有所忧,必有所谋,使我们开展的创业服务年活动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和创业者的需求意愿,更加注重把服务创业从长远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

(四)落实责任,形成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市局决定,全系统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由市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市局效能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今年,市局党组更加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专门抽调了三名同志脱产从事此项工作。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涉及面广,系统性强,需要全系统干部的广泛参与。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系统干部的智慧和力量,以科学严谨,真抓实干的精神,努力推动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实里做,形成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良好工作格局。要实行责任定位,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联系分管部门和基层单位工作责任制,对各项重点工作和活动层层分解量化,做到任务、人员、标准、时限“四明确”,使每位干部知道有活干,明白怎么干。要做到责任落实,以创业者最期盼、最急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服务创业活动的着力点,把各项创业服务活动真正落到一线,使工作在一线推动,督办在一线进行,效果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

(五)严格督查,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落到实处。市局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各地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对重点工作、重点活动进行效能监察,对工作有不足之处的,帮助其完善提高;对工作不力的,责令其认真整改;对工作敷衍的,给予其警告,对各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的情况,在全系统进行通报。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要制定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考核办法,对服务创业的态度真诚与否,服务创业的措施具体与否,服务创业的行为到位与否,服务创业的效果显著与否进行绩效问责,让工作体现在绩效上,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要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以治庸治懒、提能增效、狠抓落实为重点,把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情况的评价权力交到群众手上,既要盯住不落实的事,又要追究不落实的人,创新督查方式,强化督查效果,通过深入细致的督查和考评,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同志们,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既胜商系统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市工商系统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检验。通过多年的锤炼,实践证明我市工商队伍是一支勇于创新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希望全市各级工商机关在今年的创业服务年活动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效,为实现瓷都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第2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动员大会,贯彻落实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文明创建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市文明办工作要求,部署安排全市系统文明创建任务。市委宣传部梁绍伟副部长、市直机关工委李慧副调研员亲自出席动员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对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文明创建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刚才,xxx同志宣读了市局党组《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文明创建工作方案》;

兰山区、高新区等7个县级局作了表态发言;

xxx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对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文明创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文明系统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开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增强做好文明系统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来部署推进。近期,省文明委、省工商局先后召开了文明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也作了相关部署,进一步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新要求,安排了新任务,推出了新举措,为我们开展文明系统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

  省文明办将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列为文明行业创建的15个试点单位之一,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遇。文明系统创建是全省、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市工商局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11个县级局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个县级局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各县级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得还不平衡,还有7个县级局未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兰山区、费县、高新区、经开区、临港区、旅游区、保税区)。认真分析原因:一是近年来由于新区设立,部分市场监管机构设立较晚,基础条件薄弱,创建意识不强;

二是个别县局在机构"二合一"后文明单位级别就低不就高,原省级文明单位降为市级文明单位;

三是个别单位领导干部在廉政自律方面出了问题,被撤销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省局确定,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的文明创建目标是:到2019年底,省级文明单位数量要达到90%以上,同时要有更多的市局、县级局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目前,我市系统的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率只有63%,距离省局确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而且新创建重点主要集中在新设立的区局,硬件设施薄弱,人力资源匮乏,创建经验不足,创建难度比较大。同时,已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县级局,也包括市局,保持现有称号的难度也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从零开始。在这个方面,我们系统有前车之鉴,教训深刻。因此,要实现90%的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凝心聚力,把文明创建作为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改善行业风气、提高干部素质、树立文明形象的重要抓手,作为全力推进职能到位、高效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强化消费维权,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我相信,有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和省工商局的关心支持,有全市系统各级党组(党委)的高度重视,有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也有能力抓好文明系统创建工作,我们的创建目标一定能实现!

  二、齐抓共管,推进文明系统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开展文明系统创建工作,是全市系统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抓好创建工作落实,市局制定了全市系统创建工作方案,并在会上进行了宣读。这个方案是根据省局要求,经过市局与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积极沟通制定的。全市系统文明创建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服务水平,促进职能到位,推动更多的县级局成功争创为省级及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尽快把全市系统建设成为文明系统、先进行业。到2019年底,全市系统省级及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数量要达到90%以上,2021年争取达到100%。为确保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抓落实上,同心同德,齐抓共管,确保全市系统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推进。

  (一)分级分类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实行逐级申报制,根据有关规定,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两年后,才有资格申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目前,全市系统还有3个县级局未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当务之急是立即着手做好市级文明单位创建的准备工作,确保2017年底按时申报并通过市级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2019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的申报资格。已经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的县级局,要立足单位实际,抓紧开展省级文明单位申报的相关准备工作,争取尽早地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单位。

  (二)细化创建任务。市局在实施方案中,列出了党的建设、队伍素质、优质服务、文明执法、社会责任、创建示范等文明系统创建的六项重点工作。各县级局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时,要结合县区党委、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创建工作任务,使之更加符合当地实际。同时,要充分考虑机构整合情况,对于已整合为市场监管局的县级局,要根据机构整合的情况,统筹兼顾,综合推进。

  (三)丰富活动载体。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施,需要借助各种有效的载体。要坚持把开展经常性活动作为创建文明系统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要结合各自实际和工作特色,精心策划一些满足不同层次群体、容易被干部职工接受的活动主题。要把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作为创建文明系统的重点来抓,搞好优质服务,树立文明新风。要遵循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行业社会关注、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要坚持把培育创建品牌作为提升文明系统创建水平的突破口,精心打造。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经常组织一些积极向上、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促进沟通,凝聚力量,营造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工作氛围。

  (四)抓好工作结合。文明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刚才,梁绍伟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要推进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格局。其中的点就是文明单位创建,线就是文明行业创建,面就是文明城市创建,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一轮的总评年,测评办法更加严格,凡是在测评中失分的责任单位,在本年度文明单位考核中都要扣减相应的分值,各区局、商城分局要早动员、早部署,争取工作主动,确保任务完成。对此,各县局虽然没有直接任务,但当地党委、政府也都有各自的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因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抓好结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五)夯实创建基础。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作为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政府职能部门,坚持履职尽责、确保职能到位是我们开展文明系统创建的根本和工作基础。同时,要坚持以文明创建推动各项工作,通过文明创建,使我们的企业注册更加便利,更好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动能转换;

使市场监管更加有力,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使综合服务更加有效,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增强综合竞争力;

使执法行为更加文明,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充分展示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文明、和谐的新形象。

  三、精心组织,确保文明系统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文明系统创建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领导,重点是全员参与。全市系统各级党组(党委)要把文明系统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局党组对文明系统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成立由我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市局各科室、直属单位和各县级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县级局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将文明创建结合各项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努力形成文明创建与各项工作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工作机制,推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内外结合。当前,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体制改革的现状,对文明系统创建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注重条块结合,全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文明办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把文明系统创建工作主动融入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中去。同时,要继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基层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着力建设能干会干的工商和市场监管队伍,着力构筑创先争优的稳固基础,着力塑造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三)强化全员参与。抓好文明创建工作,干部队伍是主体,我们每一位干部职工都守键要素。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严管理干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工商和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要强化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狠抓业务培训,增强干部职工岗位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本领。要通过开展创建工作,进一步促进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向心力、凝聚力。这里我要强调一点,各单位在抓好正面教育引导的同时,要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管理,坚决杜绝文明创建负面清单中所列情况的出现,特别是重大违纪和造成恶劣影响的舆情事件的出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要有一个单位、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出了问题,所造成的影响都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将使我们的工作前功尽弃。

  (四)强化宣传引导。抓好文明系统创建工作,需要通过宣传营造氛围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更需要通过宣传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规范市场秩序、实施商标广告战略、保护消费者权益、服务商锄际化、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推进"三引一促"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发挥的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宣传阵地,认真总结和宣传文明系统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全市系统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督导考核。文明系统创建重在争创过程,重在规范管理。这就需要立足平时,强化督导考核,不断提升机关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此,市局建立季度调度、半年督导、年底考核制度,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同时,配合省局对申报单位文明创建情况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单位,积极向省文明办进行推荐。

  同志们,文明系统创建工作,是省、市文明办和省工商局部署的重点任务,也是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积极动员干部职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工作中来,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文明系统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为推动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事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大美新"临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第3篇

一、创新决定城市未来

领导人总书记指出:“科技竖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回顾人类文明史,特别胜业文明以来,抛开战争等灾难岁月,几乎每隔一段时期,就会在世界某国某地或几国几地,燃起颠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产业革命之火,掀起时代变革大潮,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激情澎湃、万物一新的“大变革时代”,重塑国家和城市竞争格局。

有些城市抓住科技产业变革机遇迅速崛起。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敦,到十九世纪后期德国的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再到二十世纪美国的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先后屹立于世界城市之巅。

有些城市一度繁荣兴盛,但由于没有跟上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步伐,沦为历史长河中的失意城市。如英国的利物浦、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美国的底特律等,最终都成为世界城市舞台中心的过客。

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创新决定城市未来,只有坚持创新,城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正在开创一个全新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传统交流传播方式,重组产业体系,重构经济社会结构,重塑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曾经波涛汹涌的“红海”,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生机无限的“蓝海”。

伴随这一轮大变革,世界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流动,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科技产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工业文明时代的竞争优势迅速弱化,网络信息数据等新兴战略资源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在这个大背景下,城市格局将重构。沿海、内地差别在迅速改变,物理距离在网上被消除;传统产业发达的城市,优势在下降;新兴产业发达、生态环境好的城市迅速崛起。这为新兴城市赶超发达城市,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身处这一轮“大变革时代”,国内外先进城市都努力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纽约发布新十年发展规划,提出继续坚持“全球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曼哈顿“硅巷”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创新制高点。伦敦积极打造世界领先的国际技术中心和知识经济创新高地。他们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力求引领这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继续保持全球领导地位。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发达城市加快追赶全球城市步伐,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呈现跃升发展态势。

在城市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武汉绝不能输,输了就输掉了未来!

回望过去,武汉能有近代以来的辉煌,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就是创新。19世纪末,张之洞在汉推行洋务新政,兴实业、办学堂、修铁路,20世纪初一批民族工商业企业蓬勃发展,武汉在全国率先向工业社会跃升。大武汉由此发端,一时间“驾乎津门、直逼沪上”,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屡开全国风气之先,率先提出科教兴市战略,调整城市发展格局,布局建设武汉开发区、东湖高新区。可以说,武汉近现代城市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历史。

立足当下,遥望未来,武汉要实现城市梦想,成功应对竞争挑战,惟有靠创新,更要靠创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继续走传统发展老路,只会越来越艰难,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甚至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就永远只是梦想。

中央为应对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选择在有条件的区域及城市,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务院明确要求,武汉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的最大机遇、最大使命。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汇聚全武汉地区创新力量,激发全市人民创新创业激情,用最好资源、最优政策、最多投入,全方位、全体系、全区域、全领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成就城市梦想,不负历史机遇眷顾、不负国家使命重托、不负这座伟大城市!

二、向世界一流创新型城市学习

武汉是科教大市,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致力于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进行了不懈探索和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来看,创新尚未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城市创新能力尚未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与领跑城市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

为什么我们努力了这么多年,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什么我们拥有这么多的创新资源,却没能成长出具有国内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新兴产业?要准确找到我们在创新发展中的关键症结,我们必须向世界一流创新型城市学习,以他们的发展高度和成就为标杆,以他们的成功基因和路径为参照,找准发展瓶颈制约,明确改革方向重点,重构城市创新体系。

我心目中理想的创新型城市或地区,国外有硅谷、伦敦、波士顿、特拉维夫等,国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以武汉的基础和条件,最理想的学习榜样,首推硅谷、深圳。

硅谷:全球公认首屈一指的科技创新中心。它是优秀创新型企业的栖息地,诞生了数十家世界500强高科技企业,聚集了全球近1/4的千亿美元级别大公司,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始终站在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最前沿,持续引领了从半导体到个人电脑、再到互联网、生命健康等产业的交替变革。它是全球创新创业的中心,拥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拥有十分发达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聚集了一大批从事创业孵化、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等各类服务机构,他们和硅谷的创业者和企业一起,以独特、近乎魔鬼般的嗅觉,迅速发现有价值的技术和商业项目,迅速理解其对于社会可能的颠覆前景,然后用它与恰当的商业模式相结合,创造了一个个把发明变为社会财富和潮流的神话。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多元的青年才俊,在这里高度聚集。硅谷地区,人口中的1/3是来自全球的高科技人员,聚集了全美1/3的创投资本,产生了美国1/3的风险投资案例。

深圳: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创新能力首屈一指。短短三十多年,它以改革为根、创新为魂,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实力雄厚的特大型城市。本世纪以来,高科技企业成为深圳快速发展的主力军,涌现出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大疆、超多维等一批领军企业,拥有3万家科技型企业,其中千亿级3家、百亿级17家、超亿元的1000余家。深圳已经形成完备的创新生态体系,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实现了研发机构、人员、资金投入、专利成果等“6个90%在企业”,4G技术、基因测序分析、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深圳的科教资源并不富集,但二十多年来陆续引进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等50多所国内外一流大学,或共建研究生院,或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或联合创办国际大学,成为全国引进大学研究机构最多的城市。深圳已形成完备的创新生态体系,英特尔将其全球首个智能设备创新中心布局深圳,联手打造中国创新生态圈,争夺移动终端制高点。

硅谷、深圳的创新发展路径虽有所不同,但他们创新发展的成功基因基本一致。

在那里,创新都是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他们的创新,既不是搞成果转化,不是搞科技体制改革,也不是搞论文研究和专利发明,甚至也不是以上几种的简单相加,而是真正落到产业活动上,落到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育成上,落到经济社会新的发展上。

在那里,人才是核心,所有资源都围着人才转。你可以没有钱,可以没有背景,可以没有人脉,只要你有创业的追求和梦想,有创新的才华和斗志,就会有大量的资本、伙伴、市场来追随你。全世界、全中国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最有创业梦想的企业家、创业者,都云集在那里。创业者都把那里视为朝拜圣地。

在那里,社会对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尊重高于一切,普遍推崇的价值观是“可以失败,但不可以不创新”,“可以没有成就,但不可以没有梦想”。很多优秀的大企业员工放弃优厚的待遇,去创办企业,或加盟初创公司,成为社会时尚。一拨拨涌来追求人生梦想的青年才俊,骨子里都浸着创新创业的精神,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谋一份差事,而是要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在那里,政府远见卓识、开明宽容、舍得投入。政府是未来产业布局的总战略谋划师,是助推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天使投资人,始终把自身定位在市场难以有效配置、市场主体不愿干的领域和环节,持续不断地为创新创业搭建各类平台和载体,为战略性前瞻性项目提供前期资金支持。“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巨幅宣传广告,矗立于深圳机场、火车站的显著位置,时时刻刻宣示着深圳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创新创业不分年龄、不问出身的文化。

也许大家还可以举出硅谷、深圳创新发展更多的成功经验,但以上四条足以揭示他们成功基因的核心所在,而这些也恰恰是我们没有做到,或做得不够好的。我们必须对标硅谷、深圳,找准关键症结,直击痛点,对症下药,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智慧,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一是要着力破解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的问题,将创新落实到产业活动上。长期以来,我们往往习惯于从基础研究出发,顺着知识技术来谋求发展产业,习惯于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着力点,结果往往是就研发谈研发,就成果谈成果,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出了不少,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比例却很低,形成了长期困扰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人才和成果本地利用率低的问题,造成了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两张皮”现象。

领导人总书记指出,“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科学研究是由财富变成知识的过程,产业创新是由知识变成财富的过程,两者之间虽相辅相成,但又有着显著的差异,导向、路径、模式、结果等诸多方面都迥然不同。

作为地方政府,我们最重要的是走好由知识变成财富这一步,要以应用为先,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体系,致力于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二是要着力解决政府越位、缺位的问题,加快政府自身革命。过去,我们往往习惯于冲在创新第一线,主导研发方向路径选择、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人才成果评价激励等等,干了很多本该由市场和企业主导的事情;但在政府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和环节,比如: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却着力不够、投入不足。当前,武汉很多创新创业企业难以找到中高端人才,难以找到足够的创业投资,难以得到优质的创业服务,创业不便利、成本过高,新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东南飞”、“北上漂”的现象仍在上演。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全面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最大限度减少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管制和干扰,最大限度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风险,着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力量。力争5-10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全国创新城市第一方阵。再用10-20年,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三、构建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世界带入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正在发生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整个产业体系和创新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多是从“0”到“1”的颠覆式进步,更多表现为指数级增长。一个新领域的创业企业往往只需要几年,就能够超越一个传统企业几十年的发展成就,这是传统企业难以企及的。因此,对这轮科技产业变革制高点的争夺,核心集中在从“0”到“1”的新领域。谁能孵化培育出一批实现“0”到“1”跨越的企业和产业,谁就能掌控未来。

在科技产业变革背景下,如果继续沿着传统发展路径,只能实现从“1”到“N”的线性增长。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线性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规律和趋势,大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路径和创新模式,努力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打造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框架基础。

(一)紧跟时代步伐,适度超前布局,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要把握好从“0”到“1”的跃升,我们必须把眼光瞄准10年甚至20年后的未来产业方向,紧紧围绕人类社会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本需求,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就目前来看,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依然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正在加速突破;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突破,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生命健康产业正在成为全球产业创新的热点领域;随着人类对不断超越自身智力等生理极限的需求,智能制造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力越来越成为现实;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也都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我们看得准、有基础、有优势的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加快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

一是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重点布局移动互联、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地球空间信息、物联网、全光网络、量子通信等领域,强力推进武汉新芯存储芯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大力支持联想、华为、腾讯、烽火、长飞、华锈电、天马、光谷北斗等企业发展,策划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基地,加快研发大容量存储、新型智能终端、新型路由交换、新一代基站、超大容量光纤传输、超强超快激光等设备,构建完整的信息通信制造研发体系,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二是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领域,支持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武汉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生物、中国种子、华大基因、安翰光电、人福科技等加快发展,加快推动基因测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靶向治疗、仿生科技等技术大规模应用,超前布局生命、信息、纳米等科技的融合创新领域,加快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新产品,争取在一些领域抢占全球制高点,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中心。

三是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领域,支持华中数控、高德红外、奋进机器人、华工激光、金运激光等企业加快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发展,支持东风、武船、格力、海尔等企业,加快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船舶、无人机等产业化发展。

我们深知,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虽然与政府的努力密切相关,但最终决定于市场导向和产业革命方向。对新兴产业的谋划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过多则重点不突出,过少则可能错失良机。除以上三个产业外,我们还要积极关注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适时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各产业领域前沿交叉融合。

(二)全力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互联网+”是当前最热的话题。第三次技术革命,让我们进入了信息文明时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由现实和虚拟交互的世界当中。虚拟世界依托于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崭新而神秘的世界。一般认为,这个网络空间存在着三层架构:第一层面是消息层,网络在这个层面实现了消息的采集和分发;第二个层面胜作流层,即我们常讲的业务应用;第三个层面是数据层,前两个层面所形成的大量行为数据的累积,就形成了大数据。虚拟世界这三个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构成了互联网的全貌。而“互联网+”其实就是从消息层逐步渗透到工作流层和数据层的一个过程。我们目前大部分互联网的运用停留在消息层、工作流层,还没有通过工作流的整合形成新的工作流,大数据的运用才开始,“互联网+”还有巨大的空间,未知远大于已知。

“互联网+”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各地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城市之间很有可能分化为两大阵营:一个是少数“互联网+”城市,拥有互联网龙头企业总部,掌控平台、数据、金融等核心资源,就好比是控制了人的“大脑和心脏”,而成为未来的“领导城市”;另一个是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城市,他们缺乏互联网领军企业总部,被锁定在加工制造、物流、仓储、配送等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成为“被领导城市”。

互联网时代,变革以月、日来度量,是真正的日新月异,领先一步就意味着领先全局,就有可能颠覆现有的竞争格局;落后一步就可能满盘皆输,甚至丧失原有竞争优势和地位。能否迅速把“互联网+”这个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能否尽快进入全国“互联网+”城市第一方阵,决定着武汉未来5至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命运。

对此,我们不能观望等待、被动应付,也不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更不能恐惧逃避、抵制排斥!必须调整传统工业时代的思维理念,全面树立互联网时代新思维、新理念,必须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抢抓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抢先布局每一个可能的颠覆式发展领域。

当前这一轮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以移动互联为核心,以O2O为主要模式,对线下资源的争夺成为决胜的关键。武汉拥有1000万人口,拥有300万以上互联网“原住民”,传统产业体系完整,城市功能服务完备,在区域内具有不可比拟的线下资源。我们必须聚焦武汉有优势的领域,把这些资源牢牢抓在自己手上,推动传统制造、服务和农业的各个领域向线上融合,拿出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向本土互联网企业优先开放,扶持他们加快探索成熟的“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进而向外开疆拓土,尽快培育成长一批本土互联网领军企业,尽快形成一批融合性新兴支柱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版图中争得一席之地。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普惠金融、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了11项重点行动、40项任务。我们要结合武汉实际,积极贯彻落实。

我们将积极为“互联网+”发展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

一是把整个武汉变成“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试验场。积极运用开放式创新思维,加大对本土互联网企业“首台、首套、首创”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采用众创、众研、众包、众规等方式,围绕长期困扰城市治理的难点、痛点问题,定期开展竞赛活动,吸引促进各类主体进行“互联网+”创新创业。着力打造若干“互联网+”应用示范区,探索试行适合“互联网+”发展的特殊政策,鼓励“互联网+”野蛮生长、自由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设政府大数据中心、政务云,尽快打通各部门“信息孤岛”,实现政府大数据互联互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把数据尽快迁移到“云端”,鼓励企业对政务数据资源进行增值业务开发。

三是超前布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高速互联网,推进4.5G移动网络建设,尽快实现100兆宽带入户,城区重要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食品、药品等主要消费品二维码全覆盖,做到网络收费全国最低、网络速度全国最快。

四是成立武汉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委员会。加强领导,大力推动。

(三)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

我们要谋划布局一批从“0”到“1”跃升的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探索“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创新规律和发展趋势,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沿着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建立全新的产业创新体系。

我们要把握全球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流动,研发网络化、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机遇,加大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研究机构,不断壮大产业创新的主体规模。我们要借鉴美国、德国和台湾等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业从“0”到“1”颠覆式创新的成功经验,大力建设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新兴产业的育成平台。我们要遵循新兴领域往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边缘创新突破的规律,为促进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搭建“众创空间”平台。我们要把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的趋势,加强与高校院所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力争用5至10年,重点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瞄准世界前沿,建成2—3家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建设若干国际化、智慧化、专业化的研发产业基地,为企业研发中心落户量身定做优惠政策,争取用5年引进200家以上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大财税、政府采购、高科技企业认定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传统龙头企业积极进行跨界创新、协同创新,推进内部创新创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办国家级、省级各类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大学、科研院所各类实验室和企业研发平台的开放共享,形成覆盖主要产业领域的研发平台网络。

二是进一步放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擎作用。发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叠加和联动优势,推动东湖高新区探索建设“自由创新区”,努力实现国内外人才自由流动、技术自由转化、资本自由融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扩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加快“一区多园”试点,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推广到全市各科技园区,带动各区突出特色、聚焦优势、错位发展,形成以东湖高新区为龙头、各区协同推进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是进一步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模和水平。探索完善工研院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模式,聘请世界级的产业科学家主持运营,强化工研院自主决策和运行管理,努力打造武汉的“弗朗霍夫协会”。采用“民办官助”的模式,吸引支持国内外领军企业、大学院所、创新团队等各类主体,在汉创办更多的新型研发机构。力争5年集聚形成100家以上各类新型研发机构。

四是让“众创空间”遍布全城。结合“三旧”改造、城市有机更新,拿出最好的地块、最低的租金、最优的政策,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办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微观装配实验室等各类新型孵化器,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集聚200家以上,改造提升100家传统孵化器。在鲁巷、街道口等区域,建设10个以上连片创业街区、创业园区。

策划举办“武汉国际创业周”、“科技节”、“科幻节”等一批创新创业主题节会,支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创业大赛、创客马拉松、青年创客营等活动和赛事,把青桐系列打造成全国知名创业品牌,力争天天有路演、周周有大赛,让武汉成为海内外创业大咖、先锋领袖的汇聚地,成为国际性创新创业活动的集聚地。

积极推动创业教育,与在汉高校联手共建10家以上创业学院,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各类创业教育培训机构,定期邀请全国知名创业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到武汉培训创业者。争取每年培训规模达到1万人以上。让更多的创业大学生和青年人在创业之前,接受创业教育、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

五是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业协同创新。热切期盼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院所,在完成国家基础研究任务、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院所迈进的同时,为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和成果支持。

大力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联合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创办国际性大学和实验室,集聚一流人才和研究资源,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地球空间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等科技前沿,加快建设若干国家级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基地。

我们希望与高校院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环武大、华中科大、理工大等“环高校产业带”。我们将为高校院所当好“后勤部长”,为高校院所提供全面周到的社会公共服务,竭力为高校解除后顾之忧。

六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与全球知名技术转移网络和基金的合作,加快构建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技术交易平台,大力发展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立足武汉、服务全国的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争取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交易试点;探索设立武汉地区专利运营基金,促进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开放共享,建立高校、院所、企业等共建共享的专利联盟、专利池和技术标准联盟,推动专利集成运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积极争取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深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全球主要创新城市和地区的合作,鼓励本土企业投资并购境外研发机构和中小型科技企业,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

四、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

建设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和创新体系,关键是人才和资本。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根本,金融是现代城市的血脉,创业者和投资人是创新驱动的主体。

我们深知,创新不易、创业维艰。创新者、创业者,他们怀抱梦想和抱负,需要一个宽松的、对多元化尊重与容忍的环境,需要便利、廉价且与有共同兴趣的人联系、沟通方便的场所。投资人需要便捷、真实了解创新成果的平台和场所。他们的“痛点”,就是我们的工作着力点。我们要把武汉打造成梦想家成就梦想的乐园,大力培育引进集聚创新创业者和创业投资人,作为 “城市合伙人”,结成“奋斗共同体”,共同怀抱改变世界的理想与情怀,共担风险,共历艰辛,共创未来。

(一)以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为重点,铸就城市创新脊梁

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是引领科技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正如张忠谋之于台湾,马云之于杭州,任正非、马化腾之于深圳,他们的高度决定了城市的高度。

我们拥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掌握了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有前途的企业。在光电子信息领域,主导制定了相关国际行业标准,光纤研发制造居全球领先地位,改变了我国高端激光装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武大测绘学科“亚洲第一”、“世界三强”,孵化了吉奥、立得、光谷北斗等行业领军企业,已打入东南亚、南美等国际市场;在智能制造领域,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主导“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力量;在生物技术领域,光谷生物产业基地仅用6年时间,就跃居全国第二。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工程设计等领域,也具有较强竞争力。

我们殷切期盼,大家瞄准前沿、勇攀高峰、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国内乃至全球的领军企业;我们期待与大家一道,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涌现武汉的乔布斯、马云、马化腾!

我们要放眼全球,大力引进国际人才、海外归国人才来汉创新创业。采取特殊政策,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金资助,力争5年引进10个产业创新顶尖领军人才、1000名高层次人才。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让武汉成为人才来去最自由、落户最便利、创业最宽松、生活最舒适的地方。

(二)实施“摇篮工程”,全力支持青年人放飞梦想

互联网时代必将是青年人的时代,“互联网+”就是“青年+”。武汉,拥有130万大学生,数量居全球之最,是一座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城市。现在越来越多在汉求学的大学生,留在武汉创业;越来越多从这里走出去的青年人,又选择回归武汉创业。他们都希望把自己创办的事业留在武汉,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我们更希望城市与青年人共成长、同发展。

如何让青年人在武汉放飞青春、成就梦想,成为城市重要依归;如何让青年人与城市共成长、同发展,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和基本职责。

未来3年,为创新创业大学毕业生提供1万套以上公租房;制定投资补助奖励等专项政策,鼓励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建设总规模20万方以上各类青年创业公寓、创业社区。

重点支持获得A轮以上投资的创业企业,引进高管团队和技术精英,给予其薪酬50%的补贴。

设立“社区公共户”,建立统一落户管理平台,为大学毕业生落户提供最大便利。

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人员更自由创新创业,让最优秀最聪明的青年人都致力发明创造、创新创业,让武汉成为放飞梦想的摇篮。

(三)续写知音传奇,建设“天使之城”

今天的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科技金融,需要资金链对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支撑。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平台,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让他们在知音故里相遇相知,续写高山流水佳话。

我们要扮演好最大天使投资人角色。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设立总规模1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等比例募集社会资本设立天使子基金,对处于萌芽期的产业、初创期的企业,政府领投、共担风险、原值退出,不与创新创业者分利争利。大力培育和引进天使投资人,支持组建“长江天使汇”等天使投资俱乐部,把武汉建成天使投资最活跃的“天使之城”。完善鼓励天使、风投、股权投资、并购等基金发展的政策,争取全市创投资本规模3年达到1000亿以上,各类创投机构500家以上,创业企业年募集资金300亿以上。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加快发展四板市场,探索发展五板市场,设立众筹金融交易所,鼓励支持众筹发展。

改变财政专项资金“九龙治水”格局。把各部门、各方面的财力整合起来,通过“资金变基金”、“间接补”、“后补助”、利用金融工具等方式,实现资金杠杆多级放大,力争3年市、区两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母基金总规模达到200亿。

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秉持“城市合伙人”理念,以开放、多元、包容的胸怀,甘为人梯、甘做嫁衣,当好铺路石、清道夫,创造良好法治、人文、营商环境,建设全国低成本创新创业中心,让武汉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

五、积极投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今天的大会,吹响了我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集结号。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义无反顾投身时代大变革。

第一,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率先改革创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政府是主导,体制机制创新守键。要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担当创新创业主体,关键是政府要以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的决心和魄力,加快自身全面改革创新。

完善创新治理模式。设立武汉创新驱动发展委员会,吸纳企业、高校院所、创业者参与创新决策,扩大他们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重构政府服务体系。以企业和市民为中心,整合优化组织流程,提供线下线上智能化、平台式服务,推动由政府 “端菜”向企业、市民、创新创业者“点菜”转变,逐步在全市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印章审批。惠企惠民政策要标准化、清单化,能上网的一律上网,让企业和市民看得懂、易获得。

给予创新最大的包容和支持。清理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创新发展的政策条款,让创新创业野蛮生长、自由发展。对于在线租房等共享经济新业态,众筹、众包等新模式,要和创新创业者一道探索,促进发展、规范发展。凡是有利于创新发展的,都要给予最优政策支持;凡是有碍于创新活动的,都要及时清理、改正、禁止;凡是在改革创新中勤勉尽责、不牟私利的,即便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也要给予责任豁免。

各区各部门要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围绕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抓紧制定完善具体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实施。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要勇担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重任。中心城区要搭建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新平台,探索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城区要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重点打造工业倍增升级版。

第二,企业要担当产业创新主力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主要依托。希望广大企业强化忧患意识。互联网时代“唯快不破”,稍有等待、观望或懈怠,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广大企业要抢抓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抢先布局每一个可能颠覆式创新的领域,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希望广大企业树立家国情怀。始终把企业的命运,与国家、城市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城市复兴、民族振兴、改变世界为己任,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挑大梁、当主力。希望广大企业奋发有为、勇争第一。敢于瞄准世界前沿,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大胆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第三,高校、科研院所要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校、科研院所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智力支撑。我们寄望在汉高校院所仰望星空、脚踏大地,把创新作为跻身世界一流的核心动力,追赶和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源源不断产生原创性成果、涌现一流科学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不竭动力。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和绩效激励力度,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汉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围绕武汉发展需求,建设若干国际一流学科,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杰出人才。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分类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发和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标准。支持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拓宽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允许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第四,广大市民要争当创新创业“弄潮儿”。在这场事关城市未来、改变城市格局的决战中,千万武汉市民是决胜的力量之根本。创新从来不只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创新的希望在民间、在大众。全市人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己任,张开双臂拥抱创新创业大时代,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破浪前行,在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征程中建功立业,用双手托起城市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1-02-22,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在乡镇妇女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在乡镇妇女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第1篇各位代表、同志们、姐妹们:在全县上下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两大战略"的新形势下,全县妇女工作保持着积极、稳

《王总在酒店安全工作专项治理会议上的讲话》:王总在酒店安全工作专项治理会议上的讲话第1篇同志们:2006年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将于9月19日在xx举行,今天已经16号了,马上就要召开这个国际化的商贸盛会了。由于我们酒店是

《在整顿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纳税秩序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整顿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纳税秩序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第1篇同志们:根据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今天,我们召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召开全市整顿和规范行政事业单

  • 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_1616338428.

  • 在全市工商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