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2015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发布日期:2021-01-29 16:48:34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2015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范本1

 

 

 

 

教育学作业l

 

 

 

一、填空题

l、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相对多数职业应有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

2、教师的权利是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由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

3、西文“教育”一词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门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4、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5、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的理念,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主导理念,并被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给予\”保障。

6、原始形态的教育是通过口耳相传井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完成的.

7,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8、终身教育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9、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0,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纂认为,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的发展.

11、青少年期是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成为第二次断乳期.

12,所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13、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和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是教育史上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观.

14,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休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15、1990年在泰国举行的世界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选择题

1、教师职业具有ABCDE特点。

A,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B,职业环竣的相对封闭性C、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D,职业待遇的福利性E,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F,劳动成果的集休性

2、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ABCD.

  A,现代的教育理念B,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C、专业能力D、专业智慧

3、教师的权利主要有ABCEFG。

A,教育教学权B、科学研究权C、管理学生权D、学术门由权E,获取报酬待遇权

F,民主管理权G、进修培训权H、自主创新权

4、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AD

A、定向行B,封闭型C、非定向型D、开放型、

5、教育在演进中大致分为ABCD形式.

A.当代形态的教育B,现代形态的教育C、原始形态的教育。、

6、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

A.教育内容主要是生产和生活经验B、口耳相传、C.教育权利平等、D、教育目的一致

7、占代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

A、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B,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教育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8,现代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

A、教育的世俗化B,教育的国家化C,教育的法制化D.初等教育义务化

9、当代最具影响力并代表木世纪教育发展和进步趋势的两大教育思潮是BC

A.实用主义教育B、全民教育C、终身教育D,现代教育

10、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B

A,教育机会均等B,教育平等C,教育公平D、全民教育

11、教育的功能除了促进个休发展外,还有ABD

A.经挤功能B.政治功能C、个休社会化功能D、文化功能

12,新型师生关系的三个属性是ABD

A,民主性B、全面性C,启发性D,教育性

13、以B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

A,维果茨基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14,C提出,教学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

A,维果茨基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15、D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对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A、体育锻炼B、上网C,课堂学习。、游戏

三、判断题

l、在学校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叮做教师.(X)

2、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为或不为的许可和保障。(对)

3、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

4、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学校教育应该主张“学生中心论”。(X)

5、幼儿期是讲育、想象、抽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萌芽并迅速发展的关键期.( 对)

6.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X)

7、个体的发展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休的过程·(对)                     8、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X)

9、占代社_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统治者。(X)

10.教师参与社会,打破了教师职业环境相对封闭性的职业特点,这是庸俗化的表现。(X)

四、简答:

11当代教师的职业特点。P4

答:l、形象的准公共性.2、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3, T作绩效的模糊性。4,职业待遇的福利

性.5,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P9共八点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3、我国现阶段教师的主要义务.P14共六点

答:第一,遵守宪法、祛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第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第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I:会活动.

第四,关心、爱护全休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休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第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4,当代形态的教育的主要特征。P27-P34共四点

答:教育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整合化.

5、教育的功能.P40共四点

答:(1)、教育的最首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休发展.(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3),

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6、人的发展过程的特征.P47

答:(1)人的发展是整体的持续发展,(2)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3)人的发展具有稳定

性和可变性((4)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五、论述

l、分析汉语和西文的“教育”含义之异同及其原因.P21

答:现代汉讲中教育一词的通行,既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也反映了中国教育话语由以

学为木向以教为木的现代性转变。从词渊上说,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义,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门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2、利用愿望举例说理想教师的标准,比较异同井分析原因.

答:(1)关爱学生、友善认真.中学生认为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关爱学生、友善认真。他们很看重教师是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体谅学生.虽然大多数中学生能够理解教师严厉对待他们是出于好心,但是仍然希望教师对自己和蔼体谅,能同自己平等相处。

(2)学识广博、热爱教学.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业精神、教学能力等方而的荃本教学素质,也是中学生十分看重的方而.中学生希望自己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丰富的知识技能,而要达到这一愿望,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前提,专业精神是动力,教学能力是保证.

(3)相貌好、有气质。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以及青少年高级情感的发展,青少年向往关,对关有着强烈的追求,因此,他们期望教师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而且期望教师的形象与他们自身的特征接近,如年轻、时尚、可爱.这反映了现代中学生对教师的一种新要求.

(4)严谨持重.中学生也希望教师严格严谨、成熟稳重、朴素执著.教师的育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欺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这一点与传统的教师“行为示范”的观点不谋而合。

(5)活拔开明、富有个性.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严厉、占板的教师形象,在当今中学生的心目中,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通常活泼开明,富有个性.究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教育中提仍师生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批个性鲜明、具有活力、富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出现在讲台上。

3、列举儿例教育功能缺火或教育功能失调的表现?

答:教育负向功能在现实中的表现.

(1).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

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传递人类以往的智慧结晶,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便是教育可以使人类新生代接纳前人的经验智慧,进而在前人的墓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但是,教育在向人类新生代传递以往智慧结晶的间时,也不可避免地向后人传承着保守的文化因素.谁能说今天的很多文化劣习是人类新生代自然而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教育传递过来的呢?

(2).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普及教育,其木念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而结果却导致大量的农村人日外流,使落后地区经济更趋落后,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还在有限的财力状况下投入大旦的资金发展高等教育,结果在落后国家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而极需人才,一方面又出现了教育过度和大量的教育浪费,这一由教育引起的负向效应严重地阻碍厂经济的发展.

4,教育学对“人”的理解.P45贞共5点

答:(()、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2)、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3)、人具有发展的木质.(4),

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5)、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5.试述影响个休发展的基木因素。P49贞

三因素说认为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遗传是个休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因素,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二层次三因素说”.二层次三因素说把人的发展因素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两大类,即“二层次”.在二层次中共含有三大类型的影响因素:个体门身条件、环境条件与活动.可能性因素中的个体门身条件,个体门身条件作为影响人的发展121

的一种可能性因素,具体又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又包括遗传因素和成熟机制。另外可能性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现实性因素包括活动因素.

6.应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独特作用?P53

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特殊性表现在:(1)、学校教育折向特殊的个体.(2).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3)、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活动,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间活动的过程.

 

7、儿童期年龄特征:P56-S“教育对策:P58-60

年龄特征:(I)身体的发展.儿童刘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分迅速时期.(2)心理的发展.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育语)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怠志的发展和个性《兴趣、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道德品质)的发展.(3)动作和活动的发展.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对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教育对策:

第一,              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保护儿童的身休健康,增强儿童的体质。

第二,              抓好关键期教育,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第三,              重视对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是培养儿童成才的关键。

第四,              加强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

第五,              合理选择早期教育的方法.

第六,重视儿童的心理卫生,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9、少年期年龄特征:P64-66教育对策:P67-69

青少年期是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二次断乳刘”年龄特征:身体的发展,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及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心理的发展: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活动的发展:在青少年前期,个体的活动仍以学习活动为主。后期逐渐转向了成年人的活动方式.

教育对策

:第一,加强性知识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第二,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怠识,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门我评价,促进共个性的良好发展。

第三,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新年、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教育,使之树立远大而合理的人生目标,预防不良行为的出现。

第四,教育者应了解青少年独特的身心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折导,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这一危机期,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五,提供职业、4I_交、婚恋方而的指导,帮助青年解决生活中的重大课题,为共一生的幸福奠定墓础.

 

9,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P77                                     

 

答:所谓师生关系通常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按照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可以将师生关系分为:友好型、对立型、一般塑.师生关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1)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生,对某些老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了其对某些科目的好恶态座.

(2)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将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不利因素.

(3)师生关系对学生活动效率的影响.民主型的领导下,成员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活动的组织程度高,效率也高;在专制型的领导下,则以集休为中心的行动和有组织的行动为主,对领导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在放任型的领导下,有组织的行动和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少,对领导的满惫度也低.

(4)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形响,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带来了安定、愉快、轻松的环境,将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相反,师生之间疏远和敌对的关系将带来紧张不安的心理气氛,使学生处于紧张的环境中,不利于健康个性的发展.

 

10,简述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基本观点?P74

答:教师中心论.这一派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把学生和教师分别比作航船和舵手,认为学生的成长仰仗于教师的指导。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这种学生观片而强调教师的绝对支配权,把学生放在绝对的客体的地位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中心论.这一派以关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针威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多加干涉.他认为,学生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所需知识,f此教育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这一观点对于纠正教师中心论的偏颇,改变原来忽视儿童的主休性的倾向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把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抹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学作业2

 

 

 

一、填空题

l、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人力资本

2、人力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3.影响教育目的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治文化

4、在政治与教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平等,教育特权,现代教育平等三阶段

5、人口的规模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应有速度.

6、人口的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物质基础,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社会内容。

7、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在于中西部贫苦地区的‘农村女童

8环境教育直是能使受教育者环境意识觉醒,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教育科学.

9、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

10,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召开,提出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设想,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

11,通常把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最和规格的总要求称之为教育目的.

12,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而发展的理论.

1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15、中国的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本位的传统.

16、人的全面发展是全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内涵

17、人的片而发展主要特征在于智力和体力相分离。

18,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

19、我国的鉴本学制是九年一贯,六三分段.

20、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及其开设顺序和时间的比例关系.

21、布鲁纳的结构广义课程论认为,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木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荃木概念、4木原理构成的.

22、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认为,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概念和墓本科学规律.

23、赞科夫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学促发展.

24、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叫挂兰些里程·

25,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而

二、选择题

1,经济对教育的影呐表现在ABCD

A,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B,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D,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

A,提高劳动力的素质B,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C、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D.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3,政治对教育的落晌作用表现在ABC等方面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受教育权D、教育科研水平

4,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原则是实现B的基本手段.

A,教育制度B、教育目的C、教育公平D、教育民主

5、爪战后教育平等成为各国在推行民主政治时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ABCD等方而。

A,就学权利B、教育条件C、教育过程D、教育结果

6、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主要AC

A,渗透式模式B、综合课程模式C,单一学科课程模式D、隐性课程模式

7,通常包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模的总要求叫做A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培养规格

8,通常把国家在一顶时期内关于教育一作的总方向、总折针叫做D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培养规格D、教育方针

9、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格叫做C

A,教育机制B,教育规定C、教育制度D,教育体制

10,现代学制是现代学校不断发展、组织日趋严密的产物,从发生发展的角度看,学制大致分为ABD类型.

A,单轨制学制B、双轨制学制C、多轨型学制D、中间型学制

11,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将主要取决于A教育的水平.

A,高中及以F          B,初中及以上C、专科及以上D,本科及以上

12、中国现代学制的三大纂本问题是BCD

A,宽与窄B,单轨与双轨C、长与短D,统一性与灵活性

13,狭义的课程是指BC

A,经验B,课业C、进程D、学科

14、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和价值观等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课程,叫做D

A、活动课程B,显性性课程C,综合课程D,隐性课程

15、赞科夫的“A\”,是指智力、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即整个个性的发展。

A、一般发展B,最近发展区C、个性发展。、特殊发展

16, 20年代初,一些课程论学者学科课程存在分科过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等缺陷,故提出用B加以弥补

.A、相关课程B,综合课程C、广域课程D,融合课程

17,教材的编排方式,主要有CD

A、逻辑式B、心理式C、直线式D,螺旋式

18、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体系是指ABC                                                 

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学校课程D、校本课程

三、判断题

1.经挤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对)

2、经济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速度和结构。(对J)

3、对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投资是教育.( 对)

4、“教育先行,是人力资本理论被理解和接受的表现。(对)

5,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中心论有关.( 对)

6、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制度的翻版.(X)

7、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对)

“、培养目标是学校制定具休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X)

9、教育目的是对教育A木政策的总概括.(X)

10,教育方针规定了国家教育的总方向,所以一R确定,就不会改变.(X)

11、教学工作计划就是课程计划.(X)

12,教材的螺旋式排列方式,表明知识是不断重复的.(X)

 

四、简答:

l、人力资木理论的基本观点P89共五点

答:(1)、人口质量重于人日数量。(2)、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3),教育投

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教育投资的总呈必须不断追加.(5),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

 

2,简述二战后各国在教育平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点.P96共四点

答:(1)就学权利平等.

(2)教育条什平等。

(3)教育过程平等

.(4)教育结果平等。

 

3,简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教育对策?P103-104共三点

  (1)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自觉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2)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态度.

  (3)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保护国家文化的意识及能力.

 

4,造成男女受教育机会差异的主要原因?P 1(Y7共四点

首先,贫困是影响女童入学的最大障碍.

其次,受传统文化习俗的形响.再次,受父母文化水平的限制

.最后,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女性显性或隐性的歧视。

 

5、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剥_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的关系?P118-P119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氛围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2)个体木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门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体发展时才有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

(3)社会本位者恰好相反。他们认为个体是教育加工的材料,个体发展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休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如: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

.(4)从历史来看,中国的教育具有社会本位的传统。

 

6、为什么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P127

答: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简称教劳结合,是马克思注怠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许多时代特征:首先,体现了现代经挤发展的根本趋势,推动了教育和经挤发展的一休化.其次,注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强化教劳结合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再次,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与产业结合.总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认知方而的功能,

二是情感方而的功能.

 

7、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特点?P142

答:一是普通高中加强职业培训及实用劳动技术实践的内容,二是取业教育普通化,三是设置综合

高中,四是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8,简述综合课程的优缺点?P154-155

综合课程主张整合书汗相关联的学科,使其成为一门关于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早在20世纪7初,一些课程论学者看到了学科课程存在着分科过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等缺陷,便主张用综合课程加以弥补.。1912年,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率先提出了综合课程的主张.综合课的作用是

:第一,在认识方而,学生更易于接受综合课程而小是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既可以提供整休观念,又有利于联系知识的不间领域;

第二,在心理方面综合课程是按儿童心理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来编制的,比分科课程按逻辑顺序编制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

:第三,在社会方面,综合课有利于教学与社会方面的联系,有利于课堂间的相互影响,而分科课程则相对不适应社会的变化.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共发展轨迹,可以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对于学校课程编制思想真正具有革新意义的正是核心课程.

 

9、简述课程计划及其组成?P158

课程计划是关于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与教材乃是课程的具休体现.课程计划不同于教学工作计划,它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具体内容包括:

(1)学科设置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课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0,简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及其区别?P159

(I)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价、命题,的依据。

(2}区别:大纲着眼于教师,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是国家折定的中小学教育阶段共

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教学大纲则主要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这些要求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并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I1.简述我国的荃础教育课程休系的内容?P155

 

小学阶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侣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讲文、艺术、关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4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间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杆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12,简述教材编写的原则。P163共七点内容

 

好的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其主要部分。编写原则

:(1)、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遵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3),真正便于学生学习.

(4),理论联系实际

.(5)、科学性与思想性井重

.(6),富有启发性.

(7)、具有可读性。

此外还要注意教科书的印刷问题.

五、论述

l、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P84-K6

答: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

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4),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首先,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其次,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再次,教育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

 

2、为什么看好对人力资木的投资?P99

答:人力资本是关系人口质量的投资,从形式七看,其投资方向主要包括:对教育和训练的投资,对医疗保健卫生的投资,对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投资,归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流的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也高于通常的银行利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物理资木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人力投资.

 

3,试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93-95

政治对教育的彭响

:(1),政治形响着教育目的.

(2)、政治影响教育制度.

(3)、政治影响受教育权.

(4),政治影响着教育内部诸问题.

教育对政治的彭响:

(1),教育在实现社会政治目标中的作用

.(2),教育在发展社_会政治关系中的作用

.(3),教育在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4),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4,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P99

答: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培养规格

 (2)、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内容

.(3),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4)、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且和广义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保存和继承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和融会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5,试述我国当代的教育方针及其含义?P125

答: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结养德,智,休等方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方针规定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性质,任务,途径和目的.(I)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木途径

.(3)培养德,智,休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的.

当代我国教育方针的丰富与发展:

(1)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  .(2)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3)  (3)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  (4)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6、落青很据月已的厉经、从见、从闻,列举当代我国甲小字教字过程(小是教育过程)甲小半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平等的表现,并思考: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避免、改进之?

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平等的表现:教育策略、体罚、有怠疏远、公开讽讽、偏袒、生理歧视、人身攻击、不当的师生关系、故怠虐待、种族文化歧视、侮辱、错误的指责、性骚扰等.

解决对策

:(一)教师要信任和尊重学生。

(二)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避免男女同学生理歧视。

(三)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缺失

:(1)视满堂提问为启发式教学

(2)忽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课堂提问存在不平等现象(4)缺乏理想的沟通情境

在中小学的课堂提问中如何克服上述主要缺失

:(1)正确处理提问与候答的时间关系。

(2)注意问题水平.问题可以分为高级水平的问题和低级水平的问题

(3)丰富提问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折导.

(4)注意提问的普遍性,密切关注每位学生。教帅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表示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关心.

 

7,试述我国现代学制的三大荃本问题?P136

一、单轨和双轨

.(1)20世纪的中国学制,大多数时期实行的都是倾向于单轨制的中间型学制

.(2)民国学制有过三次大的变动,最终依然坚持了中间制

.(3)建国后,学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整休趋势是“Y”型学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长与短.

(1)清末民初学制中修业年限的总体趋势是由长变短,全1922年“六三三”学制基

本定型。

(2)新中国成立后学制的长短变化,主要是围绕实验小学五年一贯制进行的。

三、统一性与灵活性。

(1)清末民初学制的共同倾向是强调统一性

.(2)革命根据地学制的基本走向,是由高座灵活逐步趋于统一

((3)新中国的学制,是在统一性之理想与灵活性之现实的张力中发展起来的.

8,试述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主要趋势?P141-143共五点

  (1)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休系,我国的学制趋于弹性和灵活.

(2)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

.(3)为了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正在逐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

.(4)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趋于多样化.

(5)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我国将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9、为什么我国要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不是“高中教育”?P142

答: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健全劳动预备制座的要求,普通高中也要面向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现实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普通高中加强职业培训及实用劳动技术实践的内容.

二是职业教育普通化。

三是设置综合高中。

四是大_力发展高中阶段的取业教育(包括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了

 

10、从学科课程的各派理论分析学科课程的优缺点?P152-154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关国叫心理学家布兽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主张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成的。

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安排学科的基本结构.

再次,提出发现学习。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强调课程的基本性、基础、范例性,主张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科学规律,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应精选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的内容.

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观点有

:第一,课程内容应有必要的难度

第二,要重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把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

第三,课程教材的进行要有必要的速度.

第四,教材的组织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第六,              课程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促进差生的发展。

学科课程的优点:

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也便于设计和

管理,因此学科课程论全今仍然受到教师们的肯定和拥护.

缺点:

一是由于分科课程的“分科”是人为的,因而缺乏内在的整合性,忽视知识的联系性,从而也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

二是忽视学生的动机和已有经验,容易脱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

 

11、试述杜威的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和优缺点?P156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门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井形成世界性的影响.我国称ft.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阶.其节本特征是

: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门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认为通过改造或改组可以增加经验的意义.

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通过经验的增长,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其优点是:这类课程能较好地照顾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局限

:首先,忽视了教育中关键性的社会目标,不利于传授人类文化遗产;

其次,内容庞杂,缺乏内在连续性,难以给子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甚至使学生难以掌握起码的读、写、算技能.

 

12,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P164-172

答: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程现代化问题,一般从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方而着手.课程管理

:(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均权化管理体制.我国从1999年开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墓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

(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示范教材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规范性,其木身也可以搞层次化、系列化和多样化.

(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课程归根结底是要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因此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课程结构:

(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的课程基木结构.

(2)必修课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选修课程的增加,体现了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差异的课程理念.

(3)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课程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程内容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关注学生的荃础学力,让学生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动的能力.

(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上化.

(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各国都在思考将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在课程内容上更好地结合起来,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教育学作业3

 

 

 

一、填空题

l、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是教学

2,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教学活动的效果与教学目标的控制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5、我国的课程标准通常按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思想教育三大方面来规定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

6、关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历史的改变了教育测量单凭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进行的做法.

7,教学目标洒常是通过对行为目标的陈述来完成的。明确的行为目标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和表现水平或标准四个要素.

8,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折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而认识客观世界,井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9、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派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不是统一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而是统一在“做中学”之中,统一在活动教学之中.

10、在教学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否获得较好的智能发展,还取决于认知活动的方式性质.

1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 主导作用.

12,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3,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且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4,关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5、苏联当代教学论的重要代表马赫穆托去主张教学既要利用学生的情绪,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绪.

16、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撰写《大教学论》上中提出班级授课制.

1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8,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课型。

二、选择题

l、教学活动的目的性集中休现在B的设定上.

A、教学计划  B、教学U标c.议程计剑D,教学内客

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ABC旦

A,导向功能B,控制功能C、激励功能D,评价功能

3、教学目标包括ABD三大基木任务

A、传授4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

C,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D,进行思想品德和世界观教育

4,各级学校的教学目标是由C统一规定的

A,宪法B、教育法C、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D、义务教育祛

5、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直接把握的目标是BC

A,教学目标B,单元目标C,课时目标D,课程目标

6,关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等人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ACD

A,认知领城B、心理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7、形式教育论C主张教学的任务主要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所谓悟性或理性能力.

A,凯洛夫B,斯宾塞C、装斯泰洛齐。D、杜威“

8、实质教育论B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至于能力是无关紧要的.

A,凯洛夫B,斯宾塞C,装斯泰洛齐。D、杜威

9、所谓的C,是折教学活动必须具有思想品德的意义

A,教育的教学性B,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教学的教育性D,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纬合的原则

IO、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C

A,休地位B, AkPJ t位。、主休地位。、主导地位巨

11、教学原则以ABC为依据而制定I:

A,教学目标B、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C,教学实践经验D,课程标准

12,C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A,教学能力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内容

13,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是ABCD

A,教学目标B、教材内容C、学生的实际悄况D、教师的个性化特点

14、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侧是D

A,京师大学堂B,岳鹿书院C,南洋公学D,京师间文馆

15、教师备课时要做好的工作包括ABCD

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设计教法D,拟订教学计划

16,教学侧匀!包括ACD

A、学期教学进度训戈{B、学生自学计划C,单元计划D,课时计划

17,教学的荃本环节主要包括ABCDEF

A、引发学习动机B,激活旧知识C,呈现新知识

D,巩固新知识E、课堂提问F、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18,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BCD

A、班级授课e、个别化教学C、集体教学 D,综合教学

三、判断题

11教学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X)

2、教学活动是通过上课完成的.(X)

3、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X)

4、教学原则是对教学工作的荃本要求.(对)

5、方法服务于内容.(X)

6、小班化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形式.(X)

7、教师木人的素养和条件是选择教学方祛的决定性因素.( 对)

8、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 对)

四、简答:

l、为什么说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P178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教学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荃本途径.

第一,              从学校的教育形式来看,它包括教学活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自主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二,              从学校的工作分工来看,它包括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和后勤工作等.

第三,              从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来看,教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目的最为明确,计划最为周密,实施最为严格.

第四,从学生发展的作用方式来看,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简述苏联的传统教学论和关国的现代教学论的关系?P199第三自然段

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传统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同步的,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他们的智能,因此教学活动只需关注系统的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就够了,智能的发展是不成问题的.这实质上是取消了发展智能的任务.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派教学论则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不是统一在学科知识的掌握匕而是统一在“做中学”之中,统一在活动教学之中.由于活动教学不能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因而也谈小上真正的发展智能,尤其是不能发展深刻的理论思维。

可见,无论是苏联的传统教学论还是美国的现代派教学论,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统一的问题.

 

3,简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P199

掌握知识与与发展智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气者之间的关系具休表现为: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首先,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共次,智能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井非同步运行、一一对应.首先,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同的.共实,不同的认知方式在发展脚能方而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4,简述如何理解教学的教育性?P201

所谓教学的教育性,是折教学活动必然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第一,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必然要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育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5,简述应如何理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P203

首先,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处于主休地位.

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再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是拚证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辨证统一的.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换句话说,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

 

6,简迷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P210

教学原则的制定要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据。

首先,教学目标是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

其次,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正确的反映.

再次,教学原则的制定还要依据教学实践经验。

 

7.简述讲授法的含义及其墓本要求?P230

讲授祛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定律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运用讲授法的基木要求是:

(I)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认识

基础发生关系.

(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8、简述讨论法的含义及其墓本要求?P231

讨论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用绕教材中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祛的基本要求是

:(I)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结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也可以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或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

 

9.简述备课的基木要求?P241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紧扣启发性原则谈感想.7分)(5)字数不足的,酌情扣2-5分.

 

7.当前我国中学的班额普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讨论法?P231

讨论祛:是在教师的折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中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祛。

运用讨论法的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

(2)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惫见.

(3)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总结,或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或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针对我国中学的班额普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

进行小组讨论的一些实施规则

(1)首先,小组的规模要尽可能小到足以使每个人都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又要大到足以包含一定范用知识而和见解.为得到最佳效果,人数应该在4至E人之间.

(2)为了促成门由式的讨论,所有成员都应具有平等地位,并且任何人都不应比别人更有权力或更有权威的身份出现.小组成员彼此间应该尽可能坦诚相待—起码在组内决不应形成尖锐的对抗.

(3)应由一个或儿个成员依次来作讨论的开场发育,但所有人都应该预先在阅读和思路上做一些准备.

(4)讨论过程不要过于不拘形式,应该推选出一位主席来使讨论沿着正常的方向进行.

 

8,根据木单元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基本功能谈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上课是学校中分量最重的教学活动,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课的要求:

(1)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教学目标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讲授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

(2)方法怡当,组织合理.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的特点.

(3)师生互动,气氛和谐。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

(4)全而发展,优质高效.促使学生在认知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而有所收获.

 

9、试述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P227共三点内容

教学方祛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当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I)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2)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3)以发挥非认知因素的作用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10,试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P233共四点内容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是:

首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包括由总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分解出来的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其次,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再次,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泽还要受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已有知识条件的制约.

最后,必须依据教师的个性化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教师门身的素养和条件,取决于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教育学作业4

 

一、填空题

1,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过程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2,美国教育学家泰勒的“八年研究”,首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

3,试题一般可分为客观性试题和非客观性试题.

4,试题的编制应遵循高信度、高效度、全而性、适应性、经济性原则。

S,德育的基本功能是人格养成

6,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 知、情、意、行 协调发展的过程.

7,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常折一切影响人的笠的活动。

8.德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

9、德育内容强调回归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构建课程内容.

10,《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侣导的评价理念是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1、开展教学的荃木组织单位是班级组织,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休单位.

1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3、教育学是学术化、学科化的教育理论;是系统化的教直鱼教育思想是对教育题、

教育现象和觉直盆毖的深入认识.

14、中国传统典籍《礼记》中的学记、大学是儒家教学论、教育论的纲领性论述.

巧、关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主张师生关系应以儿童为中心.

二、选择题

l、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BD两大类.

A、诊断功能B、教育功能C、反馈功能。、管理功能

2.教育评价可分为BCD三种类型

A、内差异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教育评价的一般方法包括ACD.

A,绝对性评价法B,诊断性评价C、相对评价法D、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4.德育包括对学生的ABCD.

A,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C、政治教育D、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5,德能的功能包括AC.

A,社会功能B、发展功能C、个体功能D.规范行为功能

6,德育所要培养的品德包括BCD.

A、个休品质B,道德品质C,政治品质D.思想品质

7, B和社会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

A、学校环境B,社会实践活动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8、德育课程目标的突出特点是ABD.

A、全面性B.墓础性C、生本性D、序列性

9、德育评价呈现出ABCD特点.

A、评价目的的发展性B.评价内容的全而性

C.评价主休的多元性D,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10、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特点是ABCD.

A、生活化B,综合化C、生本性D、开放性

11、班主任是学生BCD.

A,课堂教学的组织者B、全面发展的关护者

C、班级的领导者。、对学生产生全而w响的教育者

12、班级管理目标和内容是教育学生ABD.

A,适应未来B、学会生活C、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13,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BCD.

A、人员结构B,角色结构C,群休结构D,信息沟通结构

14、班级管理包括ABC方面的内容.

A,班级制度建设B、班级活动组织C、班级生活折导D、升学与就业折导

15、对中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影响最大的外国教育学家及其著作有AB.

A,赫尔巴特的心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C,夸关纽斯的《大教学论》D,凯洛夫的《教育学》

16、中国最早的休系较为严整的专门教育论著是B .

A,(礼记》B,《学记}C、(大学》D, (中庸)

三、判断题

11评价是对客休满足主休需要程度的判断。(对)

 

2、大学生进校后的入学考试属于形成性考试.(错)

3,期末考试属于总结性考试.(对)

4,高考模拟考试属于绝对评价.(对)

5,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成绩相比较,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对)

6,德育原则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木要求。(错)

7、班级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对)

四、简答:

1、简述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的含义及作用?P246共五点

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为教学活动提供有效诊断和反馈,强化与改进教学,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它主要包括:   定向:  诊断  ;反馈  改进;  强化.

 

2,简述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P254共五点

第一,在评价主休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评.

第二,在评价功能上,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三,在评价类型上,更加重视实施形成性评价.

第四,在评价方法上,吏多采用绝对评价或个体内差异评价.

第五,逐步树立新的考试观,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

 

3,简述试题编制的程序?P255-258共五点

(I)确定考试目的

(2)明确所要考核的教学内容及其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3)设计试题编制计划表

(4)拟定试题

(5)编制标准答案,规定评分标准.

 

4,简述试题翻制的原则?P255共五点

(1)高信度

(2)高效度

(3)全面性

(4)适应性

(5)经济性

 

5,简述德育的目的? P274第三段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和重要部分.广义的德育,泛指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一般指学校德育。从目的上看,德育一方面要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逐步适应一定的社会要求,为社会所接受,即个休道德的社会化,另一方而要使一定的社会要求为个体所接受,将社会道德个休化.德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目的性是学校德育区别于一般社会影响的根本标志.

 

6,简述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P281共五点

(I)政治经挤状况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范围。

(2)文化传统影响着德育内容的范围和侧重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深座和广度.

(4)当前形式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影响着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5)教育者的经验和价值观形响着德育内容的实现程度。

 

7,何述德育课程内衫的主要特点?P288共四点

(1)生活化.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渊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在载休。

(2)综合化.每一学段的课程内容都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

(3)生木性.以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为本.

(4)开放性。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8,简述班主任的角色特征?P315-317

(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第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密切合作,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学科学习之外,还要关心他们的品德、能力、身体和心理等方

面的发展.

第三,班主任建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

(2)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者.班主任通过自身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做人、做事.

(3)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首先,班主任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在教育教学中管理和育人。

其次,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要经常主动地接触班级成员,班主任在领导班委会工作时,应把班委会视为自己工作的得力助手、核心力量。

五、论述:

l、试比较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种类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主要目的

 

合理安置学生,考虑

区别对待,采取补救

措施

改进学习过程,调整教学

方案

证明学生已达到的水平,

预计在后续教程中成功的

可能性

作用

 

查明学习准备和不利

因素

确定学习效果

评定学业成绩

评优重点

素质、过程       

过程

结果

手段

前刘相关成绩记录、特殊编制的侧验察和调查观、

形成性测验、作业、日常、观察

考试

测试内容

必要的预备性知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生理、心理、环境等特,征的样本

课题和单元目标样本

课程和教程目标的广泛本

试题难度

较低

依教学任务而定

中等

实施时间

课程或学期、学年开

始时,教学进程中需要时

课题或单元教学结束后,经常进行

课程或一段教程结束后,一般每学期1-2次  

主要特点

回顾式

前瞻式

回顺式

 

2、“光晕效应,(1)你认为在评卷中应该如何尽量减少评卷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2)请进一步

考虑,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如何才能做到更加公正、合理、有效?

答:;对于如何减少评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的问题,

第一,              要培训、教育评卷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强调要避免主观偏见对阅卷的影响;

第二,              要制定客观、细致、同怠的评分标准,并列出可能出现的答案及相应的评分方法:

第三,              采用逐题评分和按答案要点分的办法:

第四,对于分数争议较大的非客观习惯性试题,应进行复审,力求客观.(10分)

(2)对于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何才能做到更加公正、合理、有效,

第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科学的教育评价能力,避免主观偏见;

第二淡化评价的选择功能,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三,力避一考定终身现象,使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

性评价相结合,全而客观地评价学生;

第四,制定科学、客观、细致、统一的评分标准,以及具体的评分方法,对争议较大的主观性试题,应进行复审,力求客观、公正.(10分)(”字数不足

400字,酌情扣卜4分.

 

3,联系实际,谈谈对德育过程的理解?P277-278共四点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实践,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 I )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知即道德认知.情即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2)德育过程是道德主体的养成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有主体精神的有道德的人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运动,而是有时进步快,有时进步慢,前进之后还会出现后退,经常反复.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这种反复性和曲折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4,结合自己的T作经验,谈谈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实施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并行的原则?P279

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折在民主平等的4础L关

心学生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严格要求是促使学生发生思想转化的外部动因,尊重信任学生是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尊重信任学生必然要提出严格要求,爱中有严,否则就是溺爱;严格要求要以尊重信任为前提,严源于爱,否则就是苛刻.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应注意以下儿方而的问题:

第一,要在芬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

 

5,试分析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特点?P289共三点

课程实施是实现预期课程理想的手段.现行德育课程为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在实施中改变原有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力图在以下方面做出改革:

第一,强调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构成f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中介。

第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活动是形成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其本质特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参与.

第三,强调学生的情感性、体验性.道德情感具有感染、激勒等功能,而学生道德情感的获得是通过参与活动完成的。

 

6,试述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实践启示?P293-295共四点

(1)关注青少年的德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

(2)培养公民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3)基木道德规范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4)立足适应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保证.

7、 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1994年的相比,有何修订与改进,主要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P288-289

现行的德育内容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变化,德育课程内容有了新的特点,(1)生活化。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在载体。

(2)综合化。每一学段的课程内容都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

(3)生木性.以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为本.

(4)开放性。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现行德育课程为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在实施中改变原有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在以下儿个方面有所改革,

一、强调德育的实践性、活动性.

二、强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

三、强调学生的情感性、体验性.1

 

8,请运用因果联想法,站在班主任的角度,设想当前德育针对性不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失去一了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及家庭教育的偏失现象严重的形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给部分青少年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消费文化负而的、消极的方面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在长期不良环境和偏失教育的影响下,很多青少年学生在个性和心理上出现偏差:

(1)思想品德不高.

(2)心理健康不全.

(3)行为习惯不良.

(4)学习成绩不佳。

产生原因:

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尤其是信息闭塞、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学还缺乏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应试教育还是他们学校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对学生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和发展教育,还没有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德育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些学校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休系.

解决拾施:

1、社会、家庭、学校多元化合力教育

2,树立全面、客观、公正、科学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3,弘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针对学生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6,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多方面进行公正评价.应该强化三个方而的德育内容:

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二是新生命教育。

三是新公民教育.

 

9、试述班级管理的内容? P312-314

(1)班级制度建设.班级制度有成文的制度和不成文的制度两种.

(2)班级组织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组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或班级全体为满足彼此的需要而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3)班级生活折导.包括:对学生进行生活的基本教育与折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折导:对学

生进行升学和就业教育与折导;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与折导.

 

10,试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P317共三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条件。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休.建设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

首先,创造性地设计集休目标。

其次,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休系.最后,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三、协调好班内外教育力量.(I)协调班集休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2)协调与各任课教师

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3)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11,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应如何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P322

班集体的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侧约,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1)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如:学生骨千和一般同学的关系等.

(2)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协调好与这些部门的关系,能够使班级管理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得到广泛的支持.

(3)协训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社会的风气、学校的社区环境、社会某个时期的动态,其他的}I:会条件等,都时刻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既有正而的也有负面的,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也是既有促进也有千扰.

 

12、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应如何营造班级文化环境?P321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间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括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以及处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座与规范等.创建班级文化要做到:

(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笺.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经常性的影响,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成为师生团结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2)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3)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正确的集体舆论是班集休形成的标志

.(4)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具有积极健康的目标导向,能激发学生进取精神的环境。

 

13,假设称是一位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刚刚入校不久,请你设计一次旨在使同学们相互熟悉、初步营建班集休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不仅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整合因素,也是开发集体成员身心素质潜能的时空条件.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休系.

(1)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

(2)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够适应井促进学生的发展.

(3)活动类型要丰富多样,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

(4)明确活动中“主休地位阶与“主导作用\”的关系.针对新生入学,为了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以“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开一个班会.班会的内容包括学生的门我介绍,学习理想,奋斗目标.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组织大家讨论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确立班级风斗目标,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14、请结合门己的经历谈谈班主任与学生缺乏交流的原因是什么?将采取什么改进拮施?

(1)外因。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改革开放,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由此造成学生的思想极为活跃,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少数教师责任心低,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准绳.其次重视教师在学历上的达标,却轻思想、业务的培训.由此造成“高学历,低水平”的教师队伍.再次是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思想仍保持着一定的惯性,导致师生关系产生障碍.

(2)内因.首先是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体意识不强,终身教育观念淡漠“以人为木”的思想尚未确立.其次是缺乏爱心,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的教师缺乏敬岗爱业的精神,对一作不负责任。再次是不注重自身的人格力量,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缺乏教育心理知识,不注重师生间心理沟通.改善师生关系的对策:

(1)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的交往需要和能力的差异,折导学生正确知觉周用的人,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正确地确立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2)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

(3)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时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4)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先要更新观念,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

次要尊重学生.

(5)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心理和行为等素质.

(6)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休系.

(7)德育一作始终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上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以德、以礼服人,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

 

15,试述教育学现代发展的儿个主要表现?P334-337共四点

第一,产生了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并且共理论得到广泛传播.

第二,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并得到重要实践.

第三,教育学研究的方法日趋多样化和科学化.

第四,教育学学科体系的逐渐形成与丰富。

 

 

考纲习题答案提示:

简答与辨析:谈谈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看法

  (1)这句话是对的,

(2)这里的法,应理解为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法则,

(3)教学活动是有规律的,故有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必须按教学的祛

去傲

(4)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lbi,故教学方法也就

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教无固定的方法.

l、辨析“学生的许多行为问题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故学校德育T作完全可以用心理健康教

育和心理辅导来代替.

  (1)这个观点是错的.

(2)从范畴上看,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如气质,性格

等方面。

(3)从德育的过程看,德育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是道德主休的

养成过程,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

提高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只是德育T作的一部分,所以说学校德育T作完全由心理健康

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来代替的观点是错误的.

2、答案提示:教材221贞,先回答反馈性原则的概念。然后回答反馈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3、答案提示:参考教材277页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4,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关系?

(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且标准和规格要求,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标是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全可以是每一个具

休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2)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

泊,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5、m价,字佼教万随看人类利l人关科二会田产生而出现的?

(1)错(2)学校教育的出现是很晚,适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

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且语言发展到了文字出现以后,学校才出现,才有了学校教育.

6.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确定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2)确定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3)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4)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s)设计板书((6)设计教学语言和教态(7)设计提问,练习和

课外作业(B)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和步骤(9)确定各个教学环节和步骤所使用的时间。

下面是儿位季班教师对一个班级纪律问题的议论:.2

数学老师:二班学生一点不听话,我没得精力管那么多,不听课就算了,他讲他的,我讲我的。12语文老师:二班学生要管得严,我上课他们就不敢闹,清风雅静的.

齐乐老师:我没得精神去骂他们,课实在是七不下来,我就找班主任来怅阵.

接着,儿位老师七嘴八舌地议论:他们就怕班主任。见了班主任就象见了猫。猫一走耗子就翻堂。学生都一样,欺软怕硬,这是规律.

(1)这一教学实例中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学的教育性特点.(2分)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的变化,以至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分,进一步分析给2分)

(3)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要么放任ri由,“他讲他的,我讲我的.”或“找班主任来乐阵气要么“要管得严,我L课他们就不敢闹,清风雅静的,”这都是不对的.(视答题情况酌情给l碑分)

(4)改进措施: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主导下促进

学习目标的达成。(视答题情况酌情给4一分)(s字数不足的,酌情扣2一分.

 

 

 

范本2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教育调查作业

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概况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2年12月份,前往安康市汉滨区一所农村小学做调查。在为期5天的调查过程中,对农村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老师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教师的教学动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 

教学老师,全体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份 

四、正文 

本次对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调查,通过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访谈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上有待提高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的系统性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解决策略。       在全国教育如火如茶开展的时候,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以此全面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了农村教育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灵魂和前提,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专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功效是十分关键的。  

      在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匹配合适的传播形式以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投人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但是当前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减少和克服在正式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在调查研究的5天里,我发现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中,进行备课和课堂总结的教师不多,所占比例一般。在备课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重要环节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很少,准备教案都明显偏低,而作为教学设计灵魂的制定教学目标竟

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可见农村教师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在正式的教学实施阶段的设计中,尽管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述,但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以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相差巨大,其中在注重学生实践上值得一提。很大部分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上,而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方面却不太乐观,有待加强。 

(一)讨论 

    1、对于教师的教学的讨论 

   (1)教学实施设计阶段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师生互动与问答教学,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演示法教学与学生实践,问答与学生实践,这些方法都是许多老师普遍使用的,但是很少有老师几种方法互相穿插在教学中使用,有极少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应用任何策略和方法。    (2)农村教学设计应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学设计关注度不够,始终认为它与教学的联系不大,甚至忽视教学设计。其实,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以培养第一线人才的农村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反映在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充足的知识。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要改变这种现状,农村教师必须加深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系统地、综合地、整体性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做出动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教学策略的选择应适宜,应以注重师生互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度和创造性为前提 

      在培养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但这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而不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 

 从本次调查中我看到,农村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样的,存在案例教学、分组教学、演示教学、问答教学等形式。例如,案例教学占了教学过程的四分之一,学生的动手实践则达到了一半,这些都与教育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教育目标是相对应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方法的选择是否都与培养学生的技能相关,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例如,在对上课过程的相关分析中,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分组法与案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总之,教学过程设计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主体,其中各种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该强调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和完善为中心。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初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学,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4)注重教学评价  

      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评价是一个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的措施,特别是基于农村教育本身固有的属性,教学评价不可或缺。在本次调查研究中,我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评价意识较其他方面还是比较乐观的,占到了很大比例。但在总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却只占到了五分之一。虽然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也可能有教学评价方面的内容,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却未表现出来,况且有课堂小结的人数只占到了总体的五分之二,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的。因此,新时期应鼓励和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这要求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评价,及时激励学生或者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胜任工作。  

      总之,在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应该把教学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教学进行认真的设计,不断适应当今社会和科技迅速发展对学生的新要求,敢于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为社会造就全方位的人才。 

 2、对于学生的讨论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1)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少数的学生害怕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在访谈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农村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有少数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2)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将近90%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一半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一部分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二)建议  

 1、激发学生求学欲望  

我曾在8班收过学生的作业本,我发现学生错别字特别多,并且许多常用的字词不会写,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把这样的孩子推向社会,我们认为对他们自己是不负责任的,所以班主任等老师要对学生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要拨动学生内心求学的那根弦。        

 2、加强正面宣传     

 对于农村学校在社会上流传的负面反应要一分为二地客观看待,应充分认识学校成绩是主流的,教育局和学校正在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督查和考核。      经过为期5天的调查研究,目前农村学校的学生还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还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改变这种情况,除班主任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之外,教学老师也应该在讲课之前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尽可能找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问题重点认真思考,找出规律,解除预习中的疑难,学生攻克了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学作业1

一、         辨析题

1、×   2、√  3、√  4、√ 5、×  6、×

 

二、         论述题

1、答(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那些正式机构或组织的总格局。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能否顺利实现。各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都有其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政治、民族传统、宗教等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对教育制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表现如下: 

  1.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总是集中地反映在政治制度中,然后通过政治制度对其他制度产生决定性的制约作用。纵观世界教育史,可以清楚地发现,有什么样政治制度的国家就必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教育制度。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是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无论哪一个国家在推行义务教育时,都要伴随着强制性的法律条文。 

  政治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对教育制度的组织形式也产生着直接的制约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政治组织形式中的许多弊端,如决策权高度集中、管理权限划分过死、民意表达机制不健全、基层单位缺乏活力等等,都明显地反映在教育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中。 

  2.政治意识形态钳制教育思想 

  政治意识形态是指用来维护一定政治制度的一套比较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信条。它是通过政治文化、政治价值、政治观点与政治信仰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在统治者看来,教育就是向年轻一代灌输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政治文化,形成与他们未来必须充当的社会角色相符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习惯。例如,我国的封建教育不遗余力地向受教育者灌输封建专制主义,守分安命思想,以及忠孝仁义等一套观念,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卫道士。资本主义教育则拼命向学生灌输个人至上、金钱万能思想,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永恒等观念,目的在于把年轻一代都培养成拥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社会成员。   3.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政治的统帅与支配地位,一方面决定了政治制度对其他各种制度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它的变革必然能带动与促进其他方面的变革,自然也包括教育体制的改革近期目标是长远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而要在政治生活中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仅涉及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轻化、知识化与专业化,还涉及到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素质、思想素质与民主参与的能力等问题,由此给教育目标的调整、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新课题。其次,政治体制改革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与经验。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3、答: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的建筑师!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思行中不断提升,用专业素质来建筑自己。 

    教师的专业素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实践这四大方面。 

    一、专业精神是最重要的,指教师应具有的理想追求、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等基本的理性价值取向,是指导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具体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道德、专业人格、专业自我。     二、专业知识,它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三、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表达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交往合作能力。 

    四、专业实践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也是为师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只有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而没有开展专业实践,就等于什么也没做。  

   谈到如何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的生涯。 我把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自己。第二阶段:提升自己。第三阶段:完善自己。 

       本人认为了解了构成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点,有了的专业生涯的规划。这仅仅是我们当教师的一个起点,起点后的“学”与“行”才是当教师专业素质真正实力的体现。 让我们每位教师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 

 

4、答: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人类个体特有的认识路线为社会文明的遗传提供了可能。人类社会要进步,人类自身的生产要优化,社会物质生产要变得丰富,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正是人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改善自身的蒙昧于野蛮状态,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一级的文明阶段,才能承担传播、创造人类文明的重任。 

5、答:学校教育 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 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 按照人的发展特点 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 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独特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从总体来看 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不外乎体质、道德、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几个方面 并提出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对学校教育来说 又随着社会性质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而变化 。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标和目的的形成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所以 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相比 在接受人类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上 不仅具有数量、质量和程度的差异 而且具有态度与能力上的差异。可见 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个体的身心同样会发展。学校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加快这一变化的速度和缩短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这是因为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此外 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 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 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种加速将更明显、更有意识和富有成效。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小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 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 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对人的发展来说 更具有长远意义。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 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提高到自觉阶段。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 小学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 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 而专门学校对这些才能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个|生发展方面 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素养是关键因素 它决定教师是否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独特性的价值 是否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是否积极地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客观条件和提供活动的舞台。小学生在个性形成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 而后才会走上自觉发展自己个性的道路。此外 学校中富有生气的学生集体也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土壤。  

 

三、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教育学作业2

一、辨析题 (自己写的答案,仅供参考)

×××√××√

二、论述题 

1、答: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在世纪之交率先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目前接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已逐步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的任务依然艰巨,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突出。为此,《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并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等措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措施,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答: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1)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2)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1、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3、探究学习: (3)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多元化。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3、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4、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3、以表格的形式对照分析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和发展性课堂评价的主要特点。 

三、案例分析:我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肯定态度。 

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这种教育评价改革正是新课程实施的体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对推动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非常有利。

 

教育学作业3

一、辨析题 (自己写的答案,仅供参考)

 1.X     2.  √ 3、X    4、X     5  .√  6.X

二、论述题

1.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在你的教学体验中,如何恰当使用这种方式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发展。

     (1)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考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的过程。自主学习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手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交流与合作。(2)合作学习强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助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弊端,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不应该是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交汇运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落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这三种方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更多的是融会贯通、交互使用。

 

2.新的教学理念,每一种都有其特点和适用领域,请你进一步思考一下,在你的教学工作中这些教学理念经常运用到吗?哪些是你忽视的?

      中国的教学新理念有以下几种:(1)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讲究适应性。(2) 对话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中,以对话为原则,师生双方与文本、课程、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与过去、未来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不断地体会、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它要求引发兴趣,打开对话教学之门;创设和谐自由、平等的对话氛围。(3)体验教学。以文本为中介,引发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或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反思,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和自我人生的一种感受和领悟的教学新理念。它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4)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依据书本知识,投身于实践中去,循序渐进地升华理论,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和能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发现问题,使学生学有收获。(5)反思性教学。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在反思中解决实践问题。(6)生成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教学活动的过程。增强师生的幸福感是其价值追求;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其本质特点。精心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多维互动是拓展动态生成的有效途径。(7)生命化教学。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它的特征是关注生活的体验;教学的交往互动性;教学的生成发展性。

 

3.“宁给好心不给好脸”这种教育行为,里面不乏有为学生好的初衷和关心学生的情感,这样是否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教育中何以要讲究“爱要得体”和“严而有格、严而有方”?

      德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引导学生自主的原则,其一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即德育中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生活准则和品德规范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要注重三个问题:(1)要在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2)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3)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严而有方。

 

4.现实教育中,什么样的评价容易诱发学生单纯追求肯定性评价的动机和行为?评价导致的这种结果你是如何看待的?

      品德评价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来培养学生品德的一种方法。进行品德评价应注意:要注意体现和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品德评价有教育性,但这种教育性不是自然产生的,它与教育者能否正确地进行评价有密切关系。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不正确的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或诱发学生单纯追求肯定性评价的动机和行为。

 

三、案例分析

案例1:

      下面一个事例教师会经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好,教师会陷入尴尬境地。

“上课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课?出去”,老师对一位学生发出严令。这位学生没有出去,“听见没有,叫你出去”,老师加重了语气,学生仍不出去,老师奔下讲台,冲到学生眼前,用力往外拉,学生死命拉住桌子,眼里含有敌意,全班学生看着这位威严的老师,老师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问题:分析上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如果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解决?

      上述老师之所以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还没树立起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理念,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独角戏”,在教学时要满足学生情感、认知和升学的需求,让学生具有最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益、有效果的教学。反言之,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力、多么认真、多么辛苦,也不管学生不愿学还是学不会,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学就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非常重视教学艺术,更要讲究教学方法,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实现着教育的创新,而不是简单地责备学生不注意听课,导致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案例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了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理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价。

      参考要点: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 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教育学作业4

一、辨析题

1.X     2.  X  3、X    4、X     5  X   6.X (判断题自己写的,仅供参考)

 

二、论述题

1.教师的职业角色如何定位?教师的职业形象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比喻?你对这些隐喻持有什么看法?

      教师职业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中的一类——教育者,即教师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把知识传授给年轻人,为他们未来成为组织社会中的成员做好准备。教育者依赖的是对儿童社会化有帮助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传播知识。教师在学校的角色即教师的业内角色。每一个教师在学校都同时在扮演着双重角色:相对于学生来讲是教育者,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则是同事。教师每天在学校进行双重角色间的频繁变换。

      教师职业形象的本质特性是学高身正。教师的职业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1)教师的传统职业形象是“教书的”、“教书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被认为是具有专业技能的。(2)教师具有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特性的职业形象是“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临床医生”。即教师要像园丁一样把“德行与虔信灌输到他的身上”。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从教师对儿童进行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价值取向影响方面具有直接作用的意义上说的,并且对人的改造要依照国家的意志去设计。“临床医生”则是社会期待教师具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难、障碍并使学生健康成长能力的专业能力。(3)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是“蜡烛”和“春蚕”。教师不计酬劳和辛苦,为了教育学生而呕心沥血、辛勤工作,因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奉献自己被视为美德而为社会所赞颂。(4)教师具有信息时代特性的职业形象是“学者”和“研究者”。教师要有文化知识本身,教师又要有教人学习的知识、教学论的知识。(5)近年新出现的职业形象是“伴奏者”、“协助者”、“促进者”、“领导者”。 “伴奏者”、“协助者”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促进者”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领导者”是未来教师在学习型社会里应该具有的职业形象。它要求教师具有同家长协作的能力,必须能成为社区的学习组织者、管理者。学习型社会,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教师必须成为其中的领导者。

 

2.在新学年你被任命为初中一年级班主任,描述一下组建班级组织和运行机制的设想。

       班主任必须通过建设一个可以有效运行的班级组织,并通过发挥其功能来管理班级。(1)构建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结构分为行政组织机构和党、团、少先队组织。行政组织即班委会,可以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等组成。初一班级以团支部为主,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人。通过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分工,可以把班里常规工作分配得非常得体、明确,使班委会和团支部真正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依靠班组织机构把班级组织成一个有序的集体。(2)发挥班级组织的功能——社会化和个性化。可以参考魏书生的做法,使班级管理达到“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的境界,而且做到“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通过制定班规班法,并使班规班法成为班级日常运行的指南,“以法治班”。①要发挥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班级组织功能的发挥,需要这个组织具有严密运行的制度保障。班级组织功能依托班级日常事务释放。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让学生学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日常冲突,从生活细节出发,培养做人的胸怀。②要发挥班级组织的个性化功能。班主任要系统地教会学生学习处理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集体的激励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选拔功能和保护功能。

3.目前现实中违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行为有哪些?试举出一两个例子来,并说明应当如何改正。

      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目前现实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行为。而学生的年龄特征,反映的是同一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我们展开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明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处理好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1)童年期学生的教育: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强作为主要任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立体地培养学生;正面鼓励为主,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实效性。(2)少年期学生的教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生理变化,加强青春期教育;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为初中生创造丰富、健康、良好的文化环境。(3)青年初期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素养,为未来成长打下基础;教育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走好人生之路;引导他们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地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4.教学督导做得好可以提高教学改革,增强教师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做不好会得到教师群体的反感和抵触,失去督导的最初目的。在如何做好教学督导的具体实现方式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校教学督导评估主要指学习内部教务机构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所进行的指导评估。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学督导评估往往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考查教学效果。随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形式不断发展变化,新问题不断出现,新的任务不断提出,教学督导工作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等,也应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不断变革和创新。教学督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正确处理“督”与“导”的关系,由重“督”转为重“导”,督导内容既重督教,又重督学和督管,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站在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包括现代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等进行督导,否则就会误导甚至阻碍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学督导的具体方式上,除日常听课、评课和教学秩序的监控等常规督导外,可以重点进行说课督导、专题督导、专题调研、常规督导与说课督导、专题督导、专题调研相结合、全体师生进行民主督导等。教学督导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支持、配合和参与作用,实行民主督导,突出指导、服务、咨询功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把教学督导工作置于师生监督之下,经常听取师生对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加督导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督导质量和效益。

三、案例分析

案例1: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心扑在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⑴请根据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⑵试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参考要点: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2:

     “我真不知道爸爸妈妈怎么那么好奇,我发现他们经常偷翻我的书包和抽屉,我抗议了很多次,可他们就是改不了,而且有时不抓住他们的手腕,他们甚至都不承认。”

     “老师总是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好像问题都出在我们的身上,他们怎么不想一想自己的错。他们为什么不能学一学农民,庄稼出问题的时候,农民可是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的,他们从来不会对自己的小苗发火。”

      问题:请结合本章内容,谈谈以上两个案例中家长和教师的行为有何不妥之处,并谈谈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第一个案例中的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中有受尊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具体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拆开、查阅。家长随意翻看孩子的书包和抽屉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的一些基本权利与成人的期待和要求相矛盾时,家长很容易牺牲掉孩子的权利而去行使成人的权利,这种行为是不妥的。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未完成的人,是迅速发展的人,是受教育的对象。学生的身心没有成熟和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教师的教育重在引导,而非抱怨。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要注意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引导、鼓励和肯定。即便他们的身心发展中出现某些不足和思想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也是成长的代价。

案例3:

听课风波新学期开始后,刘校长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以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希望通过经常性突击听课,促使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授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

      会议后的第一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自带凳子分头到班级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第一次听课后,部分校长和主任都肯定了这种做法,同时也有一部分干部提出疑问,认为这种听课的方式不够妥当,对教师不够尊重易造成逆反心理。虽说有不同意见,第二天仍按事先分工,继续进行这项未完的工作。可是情况与前一天截然不同,这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那个教师说:“我这堂课主要让学生背书。”一句话,就是不愿领导听不打招呼的课。可想而知,这一次校长、主任真的坐冷板凳了。这样的听课遭遇软抵抗,已无法继续下去了,刘校长陷入了深思。

      问题: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课程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这本无可非议。但为什么刘校长组织的听课却事与愿违,出现无法坚持下去的状况,原因何在?学校对教师的课程评价应该坚持什么取向?选择何种模式?

      理论要点参考:课程评价是对课程价值的研究过程。学校管理中的课程评价,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恰当的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课程评价模式,进行课程评价的具体实施等。学校课程评价首先要确定恰当的价值取向。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评价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而事实上,课程评价中的各种要求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例如,教材的科学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课程接受者的身心特点,均影响课程的设计。因此,对课程的评价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课程评价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同时要有好的评价方式。主要的课程评价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自然式探究评价模式等。每种评价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擅长评价特定的内容。因此,要根据每种评价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学习课程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式选择,或者综合性选择,以充分发挥学校对课程评价模式的管理作用与功效。

 

 

 

范本3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兴趣的培养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多方的兴趣。 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接着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学生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2)良好情感的培养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及其反作用。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幼儿的腐蚀。   

(3)意志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 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   

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   

(4)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   

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我们要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俗话说“勤能补拙”,说勤奋能弥祉智力的不足。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 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2:   

19 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 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他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 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   

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论述题   

1、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答: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实质教育派认为教学 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形式教育派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教学中传授知识只有一种手段,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其实在教学 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⑴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 ⑵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⑶知识不等于智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性。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两者并行才是最好的方法。   

2、论述如何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原则,反映了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教学规律。一方面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求知欲,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在激发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启发诱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以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大胆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案例1: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2:   

从2001 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请从促进学生发展发展的角度来谈其所做的评价改革。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1.联系实际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答:①德育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但这种提高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现一种螺旋反复,逐步上升的轨迹,这说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   

②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和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所使然。第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通过几次教育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第二、人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常常对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制约作用,这会导致德育过程的渐进性和反复性。第三、德育过程各因素参与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③根据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把握好以下方面问题对于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立竿见影”,而应循序渐进,坚持“百年树人”,长抓不懈。二是思想品德教育要抓反复,反复抓。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社会主义思想准则和品德规范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是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尊重信任的严格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障碍,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基础,实事求是地严格要求,又是尊重信任学生的真诚体现。   

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尊重信任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接受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扶上马,送一程”。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爱是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尊重信任就显得缺乏实在性,也难以持久。采用“心理互换”或“位置互换”的方法对差的、落后的学生爱的情感。   

例如:请同学们参照课本自行举例。   

案例1: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良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良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良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良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案例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便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 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 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 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 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 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1、谈谈你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答:教师的角色主要有:(1)知识的传授者 (2)学习的促进者(3)模范公民 (4)学生的管理者(5)父母的代理人 (6)学生的朋友(7)心理治疗者(8)教育科学研究者 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在促进学生的一般身心发展方面,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管理者,纪律的维护者,模范公民,家长的代理人等传统角色仍然会起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情境的改变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这些角色的内涵会发生巨大变化,而最大的变化是教师将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朋友和学习的伙伴。   

教师—-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指导者。这些传统角色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传统的以完成教为核心而展开,而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如怎样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让新、旧知识更好地交互作用;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知识的组织化、技能的迁移;怎样才能判明学生已经达到教学目标,以及没有达到目标的症结何在等等。   

教师—-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未来教育中,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尽管过去也强调教师要不断充电,要继续学习,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内容和教材相对稳定,加上体制上的因素,致使许多教师多年吃老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楷模。   

就教师角色而言,这里的研究主要指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而非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对教师基本素养的认识。   

答: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思想政治素养 1、有崇高的生活目的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时时刻刻在以自身的人格的魅力、对工作的态度、一点一滴的所作所为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而言,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更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大得多。儿童以自己的视角在观察着社会,观察着老师,不但听老师怎么说,更在看老师怎么做。因此,身为人师必须严于律已,用自己的良好行为,给学生示以做人的榜样,永远留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   

(2)职业道德素养 热爱教育,忠诚人民教育,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刻苦钻研,虚心求进;团结协作,尊重集体,互勉互进。(3)加强科学文化素养,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加强对学生科学文化的熏陶。(4)教育理论素养教师应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5)教育能力素养在每一特定的教育活动中,都要求教师具有以一种或几种能力为主的多种教育能力:教育预见能力就是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教育传导能力所谓教育传导能力是指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要求教师具有教育传导能力是由教育过程信息传递的规律决定的。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教育传导是和教育过程的控制密不可分的。教育过程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操纵教育活动按照预期的方面发展。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1: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班级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案例2: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 2015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1611910114.

  • 2015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