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王葆心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20 10:55:58

王葆心

        王葆心(1867—1944),男,字季芗,号晦堂,罗田大河岸古楼冲人。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入黄州经心书院读书,府考以经学第一名录取秀才,后入两湖书院深造。1890年起,先后受聘为潜江传经书院、黄梅调梅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院长。1903年乡试中第三名举人,拣到知县。光绪三十三年举贡考试名列第一,不久,调往京都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馆编纂,后任学部主事,并被礼部聘为礼学馆纂修。

 

个人简介

  王葆心(1867—1944),字季芗,号晦堂,罗田大河岸古楼冲人。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入黄州经心书院读书,府考以经学第一名录取秀才,后入两湖书院深造。   清光绪十六年(1890)起,先后受聘为潜江传经书院、黄梅调梅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院长。光绪二十九年乡试中第三名举人,拣到知县。光绪三十三年举贡考试名列第一,不久,调往京都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馆编纂,后任学部主事,并被礼部聘为礼学馆纂修。其间,因目击清政府腐败,外侮凌逼,发愤撰《宋季淮西六寨纪事》、《圻黄四十八寨纪事》(后增订为《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搜遗辑铁,将宋明末季楚东人民不畏强暴、抗拒侵略的壮烈故事,整理成为眉目清豁、情节生动的史著,用以补正史缺失,宣扬民族气节,鼓舞人民抵御外侮。民国元年(1912)任湖南省官书报局总纂,继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民国十一年南旋,任湖北国学馆馆长、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武汉大学教授。民国二十一年,任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广搜博览全国志书达1400余卷,将所载内容同有关历史地理资料查对考证,辨抄袭、证谬误、审体例、寻因革,找出其中融会贯通的脉络、体例变革的原因和切实可行的经验,撰为《方志学发微》一书。成书前,先撰《重修湖北通志条本》一卷问世,以为当时修湖北志方案。民国二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间,因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平津危急,为抢修湖北通志所需材料,曾两次北上,第三次在北平选抄材料时,“七·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乃携带手抄稿,备历艰辛,间道返汉。是年退居罗田故里,任罗田县志馆馆长。主纂《重修罗田县志》,并以《发挥初期异同荟笺》等著作,抒发自己对侵略者的仇恨。民国三十三年,为进一步了解宋朝末季楚东义民抗暴保乡用兵之地理形势,抱病前往天堂寨实地考察。因过度劳累,归家半月,竟不起,时年77岁。   王葆心治学严谨,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对经学、史学、文学、教育学均有研究。晚年于方志一门致力尤勤,遗著达170余种。   已刊有   《虞初文志》、   《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   《续汉口丛谈》、   《重修湖北通志条仪》、   《历朝经学变迁史》、   《经学研究前后编》、   《中国教育史》、   《古文辞通义》等20余种。   未刊者有《方志学发微》、   《增补修志通则》、   《采访志书条例》、   《天完志略》、   《江汉献征录》、   《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100余种。

  建国后,董必武多次指示有关方面搜集、保存、整理和出版其遗著。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王葆心墓,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笔题“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语,以表墓门,湖北省文史研究馆为其撰文立碑纪念。

个人其它信息

  著名爱国学者方志学家《王葆心传》出版   我国著名爱国学者、方志学家王葆心的传记《王葆心传》日前由崇文书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作者叶贤恩为湖北鄂州市委退休干部,他历经数年、不辞辛苦,对王葆心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的一生进行了详细研究,传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王葆心从家庭到社会、从童年到老年真实的一生,包括其家庭身世、读书学习、教学科研、著书立说、为人处世等等各个方面的故事和传说。叶贤恩先生认为王的治学方法有许多过人之处,主要是"始于条理,终于贯通;始于剖析门户,终于不分门户",其传记一出版即受到海内外一致好评。   中国社科院、湖北省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的专家一致认为,王葆心生前对经学、史学、方志学、教育学、文学的研究在我国均有重要成就,他的遗著共有170余种,其中如《方志学发微》一书,被评论为我国方志学著作的"冠军"。   王葆心先生逝世后,湖北省文史馆代撰墓志铭,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亲书"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一联以表其墓门。   据介绍,王葆心(1867-1944),字季芗,号晦堂,湖北罗田人,自幼勤奋好学,清光绪十六年(1890)起,先后受聘为潜江传经书院、黄梅调梅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院长。光绪二十九年乡试中第三名举人,拣到知县。光绪三十三年举贡考试名列第一,不久,调往京都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馆编纂,后任学部主事,并被礼部聘为礼学馆纂修。其间,因目击清政府腐败,外侮凌逼,发愤撰《宋季淮西六寨纪事》、《圻黄四十八寨纪事》(后增订为《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搜遗辑铁,将宋明末季楚东人民不畏强暴、抗拒侵略的壮烈故事,整理成为眉目清豁、情节生动的史著,用以补正史缺失,宣扬民族气节,鼓舞人民抵御外侮。   民国元年(1912),王葆心任湖南省官书报局总纂,继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民国十一年南旋,任湖北国学馆馆长、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武汉大学教授。民国二十一年,任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他广搜博览全国志书达1400余卷,将所载内容同有关历史地理资料查对考证,辨抄袭、证谬误、审体例、寻因革,找出其中融会贯通的脉络、体例变革的原因和切实可行的经验,撰为《方志学发微》一书。 

  此间专家评论,王葆心治学严谨,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已发表的著作有《虞初文志》、《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续汉口丛谈》、《重修湖北通志条仪》、《历朝经学变迁史》、《经学研究前后编》、《中国教育史》、《古文辞通义》等20余种。未刊者有《方志学发微》、《增补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天完志略》、《江汉献征录》、《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100余种。

            转自:2009-09-03《新华网湖北频道》方政军

代表著作

《续汉口丛谈》   《再续汉口丛谈》   《虞初文志》   《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   《古文辞通义》   《重修湖北通志条仪》   《历朝经学变迁史》   《经学研究前后编》   《湖北革命实录》

  《中国教育史》

人物生平

1867年,生于湖北罗田大河岸古楼冲的一户耕读之家。曾在武昌两湖书院深造。   1912年,任革命实录馆总纂。   1922年,任武昌高等师范教授,时值湖北国学馆成立,又应聘任馆长。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应聘为教授。   1932年,任湖北省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

  1944年,在罗田病卒,时年77岁。

  王葆心与武汉的教育很有缘分。清末,他就曾在汉阳晴川书院(今武汉三中校址)担任过院长(山长)。也就在这个位置上,他于1903年以第三名考取举人,赴礼部任职。   民国初年,湖北教育界新旧两派斗争激烈。旧派以前清举贡及两湖师范学堂和存古学堂的学生为主;新派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的学生为主,两派互相攻讦,各不相让。教育当局无法应付这种局面,便怂恿当时湖北督军肖耀南出钱创设“国学馆”。   1923年,肖耀南正式在武昌设立“湖北国学馆”,并聘请上年从京城回汉的王葆心为馆长。此时的湖北国学馆中,有内课生和外课生之分,内课生又分预科和本科。预科两年毕业,本科三年毕业;本科则分经、史、理、文四科;外课生被甄录者,按月应课,以一年为限,次年另行甄录。后人评价说,此国学馆之办法不伦不类,本不合学校编制系统,之所以如此设立,乃为苟且调停而已。   不久之后,王葆心又受骋到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执教。1926年秋,国立武昌大学成立,由邓演达、董必武、戴季陶、郭沫若、章伯钧、李汉俊、周佛海等组成筹委会,王葆心被聘为国文教授。1928年,武汉大学成立,下设社会科学、理工、文学三个学院,王葆心又和苏雪林、叶圣陶、冯沅君等人被聘为教授。王葆心的教育活生涯不断延续。在他的诸多著作中,就有在大学期间所著的教材。

  他于1906年撰写出版的《高等文学讲义》,于1907年3月,即被“学部审定作为中学以上各种学堂参考书”。这本教材,除了“分科大学文科诸君多辗转购求”用作教材之外,还有一些古文专家,如马其昶、姚永朴、陈衍等,都对其书称美有加,“咸深印可”。尤其是林纾,对这本书的评价甚高,称其“近百年中无此作”。可以说,这本旨在为初学古文的人学生提供切实可用的教科书,在面世后,是颇受欢迎的。之后,王葆心又对原书作大幅度的“重订补充”,将书由四册六卷(其中三、四卷均分上、下卷)扩充为十册二十卷,并将书名改为《古文辞通义》,作为《晦堂丛书》的一种。1916年8月再版发行。这本《古文辞通义》因而成为其文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在以后的武汉大学任教时,这本书同样作为了武汉大学的教材。

  1932年,王葆心任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恰逢社会贤达屡次倡议修复黄鹤楼,并一致委托王葆心撰写《重修武昌黄鹤楼募资启》。该文3000言,音韵铿锵,对偶工整,起伏跌宕,大气磅礴,各报纷纷转载,一时掀起了空前的重建黄鹤楼热。只是因洪灾与日寇逐渐进逼上,重修一事便搁置下来。   在肩负了重修湖北通过的重任后,王葆心广搜博览,研究全国志书达1400余卷,将所载内容同有关历史地理资料查对考证,辨抄袭、证谬误、审体例、寻因革,找出其中融会贯通的脉络、体例变革的原因和切实可行的经验。然后,撰成《重修湖北通志条仪》一卷问世,以为当时修湖北志方案。   这部条本,就是其50余万字的宏篇巨著——《方志学发微》的第一卷。为什么把重修湖北通志条本作为第一卷呢?那是因为王葆心在掌握的大量史料、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宋元以来仅存不多的志书,也多有互相沿袭、缺少条理、难以贯通的弊病。他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最终是用了15年时间,完成了“集方志学之大成”的《方志学发微》,全书共分七篇:取材篇、纂校篇、导源篇、派别篇、反变篇、赓读篇、义例篇。   这部巨著成为“旧时代方志遗产的总结,新时代方志革新的先驱”,一经问世,便成为方志界的指导文献。l984年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发行了该书的前三篇,在“出版说明”中称:“王氏此项研究是前此三四百年来史志学者所未曾做的工作”。   王葆心对重修湖北通志,可以说是竭尽全力。1934至1936年间,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平津危急。此时,湖北通志的编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抢修《湖北通志》所需材料,王葆心两次北上,在北平图书馆的楚学精舍中查阅资料。据说,曾经有一个陈姓浠水人到楚学精舍来拜访王葆心,套过近乎之后,委婉劝说王葆心出关,去伪满政权任职,并许以利禄。王葆心当即起身呵斥其出卖民族利益,投敌求荣的可耻行径。陈某被呵斥,只得羞愧而去。而王葆心却因愤怒而一度昏厥,幸有助手施救,才缓缓苏醒。事后查明,陈某实为日伪政府的机要秘书!   第二次在北平选抄材料时,“七u2022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乃携带手抄稿,备历艰辛,间道返汉。   应该说,王葆心的晚年,在方志学的研究上致力尤勤,其遗著达170余种。除已刊有的《虞初文志》、《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再续汉口丛谈》,未刊者有《方志学发微》、《增补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天完志略》、《江汉献征录》、《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100余种。   史志不分家。提到王葆心,还必须提及他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中国第一部革命史《湖北革命实录》,就是他修纂的。在修纂这部革命史时,他在史学方面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即摒弃了“以君主一人为体,统领历史”的陈腐观念,提出了以“一大群人活动”为中心,“以民人全体为本纪之主体”、“以民权代君权”的修纂理论,主张“革命史应为生人立传”。还认为“政治既有更张,文籍随世递交”,即使被立传的人“日后之自改各有隆污,而其过去之陈迹初无改变。”这些是他对历史编纂学的卓越贡献,时至今日仍有积极的意义。   抗战爆发后,日军迫近武汉,王葆心毅然辞职,携书6万余卷回到故乡罗田,任罗田县志馆馆长,1944年,为进一步了解宋朝末季楚东义民抗暴保乡用兵之地理形势,抱病前往天堂寨实地考察。因过度劳累,归家半月,竟不起,时年77岁。   王葆心去世后,有人在罗田黄葆心墓,写下《谒王葆心墓》,诗文如下:   一抔黄土草萋萋,碑壁寒伧香火稀。谁知墓中安睡者,竟是楚宝国君师。   195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为“嘉其学行”,重修王葆心墓。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借鉴其诗,亲笔题下了“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语,以表墓门,湖北省文史研究馆为其撰文立碑纪念。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

      “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

  ——董必武   

     

       “集方志学之大成”   

       ——张春霆   

 

        “旧时代方志遗产的总结,新时代方志革新的萌芽。”   

          ——闻惕生   

 

            鄂耆儒王葆心,性行纯笃,学术渊深。早年从事著述,即同情革命,激发民族思想。民国后,屡经患难,艰贞自矢,志节白爵然。其掌教近三十年,著书达数百卷,实足矜式士林,有功来学。兹闻溘逝,悼惜良深,应予褒扬,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用示政府彰闻耆贤之至意。(此段文字来自网络)

   

        右边图片为作者李子在王葆心墓前拍摄照片局部,上有董必武题字局部及签名。)

 

 

 

 

 

                                                                                                                                                                                                               

 

【相关人物】

  董必武,1886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国后,最高职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他与王葆心为黄州同乡,早年亦为知交,在武昌大学与和武汉大学多有接触。

  1944年,王葆心去世,在重庆的董必武曾撰挽联云:“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解放后,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王氏墓茔时,董必武又以旧联题写墓门,以为旌表。并多次指示湖北有关方面搜集、保存、整理和出版其遗著。也正是在董必武的保护下,其大量的珍贵著作手稿一次次躲过了文革动乱,几经辗转最后被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里。1959年年夏,董必武同志在湖北省谈地方志,他强调各县要修县志。王葆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与甘鹏云、傅岳棻、卢木斋、张国淦等耆宿动议编修《湖北文征》,进行地方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解放后,也是在董必武的倡议下重新启动,由湖北省文史馆于1964年完成编审。

方志大家

   1932年,王葆心任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恰逢社会贤达屡次倡议修复黄鹤楼,并一致委托王葆心撰写《重修武昌黄鹤楼募资启》。该文3000言,音韵铿锵,对偶工整,起伏跌宕,大气磅礴,各报纷纷转载,一时掀起了空前的重建黄鹤楼热。只是因洪灾与日寇逐渐进逼上,重修一事便搁置下来。

  在肩负了重修湖北通过的重任后,王葆心广搜博览,研究全国志书达1400余卷,将所载内容同有关历史地理资料查对考证,辨抄袭、证谬误、审体例、寻因革,找出其中融会贯通的脉络、体例变革的原因和切实可行的经验。然后,撰成《重修湖北通志条仪》一卷问世,以为当时修湖北志方案。

  这部条本,就是其50余万字的宏篇巨著——《方志学发微》的第一卷。为什么把重修湖北通志条本作为第一卷呢?那是因为王葆心在掌握的大量史料、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宋元以来仅存不多的志书,也多有互相沿袭、缺少条理、难以贯通的弊病。他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最终是用了15年时间,完成了“集方志学之大成”的《方志学发微》,全书共分七篇:取材篇、纂校篇、导源篇、派别篇、反变篇、赓读篇、义例篇。

  这部巨著成为“旧时代方志遗产的总结,新时代方志革新的先驱”,一经问世,便成为方志界的指导文献。l984年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发行了该书的前三篇,在“出版说明”中称:“王氏此项研究是前此三四百年来史志学者所未曾做的工作”。

  王葆心对重修湖北通志,可以说是竭尽全力。1934至1936年间,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平津危急。此时,湖北通志的编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抢修《湖北通志》所需材料,王葆心两次北上,在北平图书馆的楚学精舍中查阅资料。据说,曾经有一个陈姓浠水人到楚学精舍来拜访王葆心,套过近乎之后,委婉劝说王葆心出关,去伪满政权任职,并许以利禄。王葆心当即起身呵斥其出卖民族利益,投敌求荣的可耻行径。陈某被呵斥,只得羞愧而去。而王葆心却因愤怒而一度昏厥,幸有助手施救,才缓缓苏醒。事后查明,陈某实为日伪政府的机要秘书!

  第二次在北平选抄材料时,“七u2022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乃携带手抄稿,备历艰辛,间道返汉。

  应该说,王葆心的晚年,在方志学的研究上致力尤勤,其遗著达170余种。除已刊有的《虞初文志》、《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再续汉口丛谈》,未刊者有《方志学发微》、《增补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天完志略》、《江汉献征录》、《湖北特征长编》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100余种。

  史志不分家。提到王葆心,还必须提及他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中国第一部革命史《湖北革命实录》,就是他修纂的。在修纂这部革命史时,他在史学方面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即摒弃了“以君主一人为体,统领历史”的陈腐观念,提出了以“一大群人活动”为中心,“以民人全体为本纪之主体”、“以民权代君权”的修纂理论,主张“革命史应为生人立传”。还认为“政治既有更张,文籍随世递交”,即使被立传的人“日后之自改各有隆污,而其过去之陈迹初无改变。”这些是他对历史编纂学的卓越贡献,时至今日仍有积极的意义。

  抗战爆发后,日军迫近武汉,王葆心毅然辞职,携书6万余卷回到故乡罗田,任罗田县志馆馆长,1944年,为进一步了解宋朝末季楚东义民抗暴保乡用兵之地理形势,抱病前往天堂寨实地考察。因过度劳累,归家半月,竟不起,时年77岁。

  王葆心去世后,有人在罗田黄葆心墓,写下《谒王葆心墓》,诗文如下:

  一抔黄土草萋萋,碑壁寒伧香火稀。谁知墓中安睡者,竟是楚宝国君师。

  195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为“嘉其学行”,重修王葆心墓。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借鉴其诗,亲笔题下了“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二语,以表墓门,湖北省文史研究馆为其撰文立碑纪念。

  【社会评价】“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

  ——董必武

  “集方志学之大成”

  ——张春霆

  “旧时代方志遗产的总结,新时代方志革新的萌芽。”

  ——闻惕生

  鄂耆儒王葆心,性行纯笃,学术渊深。早年从事著述,即同情革命,激发民族思想。民国后,屡经患难,艰贞自矢,志节白爵然。其掌教近三十年,著书达数百卷,实足矜式士林,有功来学。兹闻溘逝,悼惜良深,应予褒扬,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用示政府彰闻耆贤之至意。(此段文字来自网络)

  【相关人物】

  董必武,1886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国后,最高职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他与王葆心为黄州同乡,早年亦为知交,在武昌大学与和武汉大学多有接触。

  1944年,王葆心去世,在重庆的董必武曾撰挽联云:“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解放后,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王氏墓茔时,董必武又以旧联题写墓门,以为旌表。并多次指示湖北有关方面搜集、保存、整理和出版其遗著。也正是在董必武的保护下,其大量的珍贵著作手稿一次次躲过了文革动乱,几经辗转最后被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里。1959年年夏,董必武同志在湖北省谈地方志,他强调各县要修县志。王葆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与甘鹏云、傅岳棻、卢木斋、张国淦等耆宿动议编修《湖北文征》,进行地方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解放后,也是在董必武的倡议下重新启动,由湖北省文史馆于1964年完成编审。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